咽鼓管感染性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咽鼓管口或管内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咽鼓管堵塞,造成中耳腔内的气压下降,呈负压状态,表现出中耳渗液或鼓膜内陷。咽鼓管是连接鼻咽与中耳腔的一条管道,是中耳腔与外界相通的唯一路径。
病因
咽鼓管炎可为感染性炎症,亦可为变态反应性炎症所引起。感染性炎症一般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如急、慢性鼻-鼻窦炎炎症波及鼻咽部,病原体由鼻咽经咽鼓管感染而引起的,或由于咽鼓管本身病变而引起炎症感染所致。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变态反应性炎症一般为无菌性炎症,主要为过敏所致鼻咽部-咽鼓管黏膜水肿,如过敏性鼻炎所致。
临床表现
咽鼓管炎常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或者为过敏性鼻炎的伴发症。因此早期先有鼻部的表现,鼻塞、鼻涕、打喷嚏等。其次再引起耳闷,阻塞感,听声音有明显回音,低音性持续耳鸣以及听力下降。严重时有耳痛等表现。
诊断
咽鼓管咽口可见局部充血、肿胀,如有咽鼓管镜检查可见咽鼓管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包括:
①血常规检查。了解细胞种类及分类的情况。
②咽鼓管镜。有条件可进行咽鼓管镜检查,了解咽鼓管黏膜情况。
③咽鼓管功能检查。声导抗,传输矩阵法(TMM)检查了解中耳通气功能。
④听力检查。纯音测听了解听力是否损失、耳聋性质及程度。
治疗
全身抗感染治疗
首先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青霉素等抗生素,为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以缓解细菌感染。
局部鼻部治疗
使用麻黄碱等减充血剂、抗组胺及鼻用激素药物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使咽鼓管的黏膜水肿消退,缓解耳部症状。
物理治疗
传统的捏鼻鼓气、按压耳屏进行鼓膜按摩,导管吹张进行咽鼓管通气治疗;用咽鼓管吹张器(earpopper)对咽鼓管进行吹张可取得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