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性炎症。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两类。
病因
正常外耳道皮肤及其附属腺体的分泌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且外耳道呈酸性环境,具有抗感染能力。当外耳道皮肤本身因高温、潮湿、外伤等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或受损伤时,微生物进入引起感染,可发生弥漫性外耳道炎。局部病因如果长期未予去除,炎症会迁延为慢性。另外,外耳道狭窄者,其深部分泌物难以排除或清除,积聚易受感染。如有全身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糖尿病、慢性肾炎、内分泌紊乱、贫血等,外耳道也易发感染,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挖耳、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等是本病常见诱因。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真菌感染亦可发生。
临床表现
症状和检查所见轻重程度表现差别较大。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症状轻者仅有耳内灼热感,伴胀痛,查体可见外耳道皮肤广泛充血、肿胀,表面覆以稀薄或黏稠分泌物。症状重者耳痛剧烈,外耳道肿胀,可导致外耳道狭窄,甚至闭塞,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鼓膜充血,耳屏压痛及耳郭牵拉痛明显,耳郭周围也可发生水肿,有时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耳内不适感或痒感,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管腔狭窄,外耳道内可有少量稠厚分泌物或耳道潮湿,深部常积聚脱落的上皮碎屑,有时可见黄白色或灰色豆渣样分泌物。病期较长者,因软组织增厚可发生外耳道狭窄而致听力障碍,鼓膜增厚,光锥消失,标志不清,甚至可见肉芽肿形成。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可做出诊断,但有时需与下述疾病相鉴别。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伴听力下降,早期可有剧烈耳痛,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可见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鼓膜红肿或穿孔,外耳道可见脓性分泌物,乳突部可有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升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明显减退、鼓膜穿孔,伴间歇性耳流脓,脓液呈黏液性或黏脓性。
外耳道湿疹
急性期表现为大量水样分泌物和外耳道奇痒,一般无耳痛,检查可见外耳道肿胀,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丘疹,进展可形成小水泡,有时见耳道内黄色痂皮覆盖。慢性期耳道瘙痒,外耳道皮肤增厚脱屑、皲裂、结痂,可有耳道狭窄、鼓膜完整。
外耳道真菌病
一般耳内发痒或闷胀感,有时奇痒,夜间为重,合并感染时可有疼痛、外耳道肿胀和流脓。检查可见外耳道和鼓膜覆盖有黄黑色或白色粉末状或绒毛状真菌。有薄膜状或呈筒状痂皮,去除后见患处略充血潮湿。作分泌物培养检查,显微镜下可见菌丝或孢子。
治疗
局部治疗
包括:
①清洁外耳道,尽可能使耳道干燥、引流通畅。
②局部应用酸化的抗生素滴耳液,重者联合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可局部涂敷,涂抹宜薄不宜厚,也可将药液蘸于纱条上,填塞于外耳道内,每日换药。换药时需彻底清洁外耳道,清除所有脓液及脱落上皮,但禁止在局部作过多过重的机械性摩擦,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
③局部物理治疗。
④因本病导致外耳道狭窄及闭锁,而影响耵聍排除及听力下降者,可在炎症痊愈后行外耳道成形术。
全身治疗
包括:
①严重的外耳道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但注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②耳痛剧烈者给予镇静、止痛药。
③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
预防
改掉不良挖耳习惯,减少对外耳道的不当刺激。避免在脏水中游泳,防止病原菌侵入外耳道。当外耳道进水时应及时用棉签拭干,保持外耳道环境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