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真菌病

由真菌引起的外耳疾病。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以20~40岁较为多见。

病因

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区。常见于单侧且以右侧为多,可能与右手挖耳方便顺手有关。夏季好发。局部原有皮损如外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气候湿热、外耳道潮湿(游泳、洗浴、桑拿、中耳流脓)、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抗生素和激素的全身和局部使用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烟曲霉和黑曲霉。其中黑曲霉占9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肯霉、犁头霉、柱顶孢、短帚霉、根毛霉、共头霉等,多来源于空中孢子的飘落。80%~90%的外耳道炎可发现各种细菌,如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微小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棒状杆菌等。当与真菌共存时,可使真菌感染加重。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发作时有耳内发痒及闷胀感,以夜间为甚,有少量分泌物;若痂皮或分泌物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胀痛及流脓。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灰白色、土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轻度糜烂或少量渗血。外耳道真菌病由皮肤癣菌以外的真菌引起。若病原菌为皮肤癣菌,称为外耳道癣。外耳道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红斑、鳞屑、水肿或结痂,耵聍堆积,自觉瘙痒。外耳道痂多呈筒状,表面有绒毛状或粉末状真菌生长。颜色依病原菌不同而呈黑、黄、绿、灰褐等色。去除痂片可见表皮红肿,有轻度糜烂。鼓膜可充血、增厚或有湿性分泌物。耳有饱胀感或听力减退,有时疼痛。若同时伴发细菌感染,则有脓液和臭味。严重者可累及耳软骨。

诊断

根据病史和局部检查,诊断一般不难。若将清除下的痂皮作涂片,加1~2滴10%氢氧化钠(钾)液,于显微镜下可查见菌丝和孢子可确诊。同时做细菌培养,可了解合并感染的情况。
①自觉耳内作痒不适,或溢少许分泌物。
②外耳道皮肤表面有霉苔,色白、灰、黄或黑,其下皮肤或充血、轻度糜烂,或有渗液;或外耳道有霉苔呈干性筒状结痂。
③可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④霉苔或痂皮镜检可查见菌丝及孢子。外耳道真菌病应和细菌性外耳道炎相鉴别。后者一般起病急,红肿热痛明显,尤以耳痛为主。慢性外耳道炎则自觉瘙痒,耳道中有少量积脓,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

治疗

应首先彻底清除外耳道痂皮及分泌物。可根据情况选用耵聍钩、枪状镊、卷棉子或吸引器以清理外耳道。痂皮较硬难以取出时,先用3%过氧化氢或5%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后再清理。局部用药效果较好,只有重症患者才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局部用药只有在外耳道污浊的分泌物彻底清理干净后使用才效果明显。

局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方法有:
①滴剂滴耳。常用的药物有硼酸酒精、水杨酸酒精、氟康唑滴眼液等,但存在局部刺激大,不易制备保存或疗效不理想等缺点。
②药物纱条或棉条填塞。该法因药物的不同而疗效有差异,且纱条或棉条的制备有一定的要求。
③药膏涂布。常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每次涂药前均应将外耳道清理干净,最好由医生亲自将药物均匀涂布至所有病变部位,使形成一薄层,以避免患者自行涂擦因药物作用不到位而影响疗效。对于伴有鼓膜穿孔者,应慎重,注意及时复诊。

预防

包括:
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挖耳,尤其是不要用不洁之物挖耳。
②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③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效地使用各种抗生素滴耳液。

预后

包括:
①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④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⑤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⑥注意耳部清洁卫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