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的化脓性炎症。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acute rhinosinusitis)和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急性鼻窦炎是指起病急,病程在4周以内的鼻腔鼻窦黏膜炎症。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多是严重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胀满感,严重者可有一侧面颊部红肿甚至发展为眶周蜂窝织炎。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窦炎可应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窦炎则首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口服、鼻喷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及口服黏液促排药物,如鼻塞严重可适当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
慢性鼻窦炎分为单纯慢性鼻窦炎(CRSwNP)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sNP)。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至少持续12周;以下症状至少包含2个:如鼻塞、流涕、头痛和嗅觉减退或缺失;客观检查如鼻内镜检查鼻腔体征改变或鼻窦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的影像学改变。慢性鼻窦炎最常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因素是另外一个常见病因。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同时伴有慢性鼻窦炎,因而临床应酌情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开展过敏原检测。对于炎症迁延不愈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伴有免疫缺陷或纤毛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
慢性鼻窦炎治疗首选鼻喷糖皮质激素类;鼻腔冲洗对缓解症状也有帮助;通常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可小剂量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炎作用;酌情口服黏液促排药物。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息肉,开放阻塞的鼻窦,达到减轻鼻塞症状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同时,应坚持药物治疗及鼻腔冲洗,以减少或延缓复发;术后定期随访。影响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因素众多,包括:前期手术史、合并变态反应、合并哮喘、合并阿司匹林不耐受等。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数量(>55/HPF)和比例(>27%)可作为预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复发的可靠生物标记物,使医患双方在术前即对手术的结果有较为准确的判定,从而制订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实现精准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