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于鼻腔和鼻窦所致的疾病。其致病菌主要有曲霉菌、毛霉菌及念珠菌等。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放疗,糖尿病、白血病、严重贫血、严重烧伤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感染性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致鼻腔鼻窦机械性阻塞时,容易引起真菌感染而发生本病。
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上,非侵袭型病变常仅限于鼻腔或上颌窦黏膜外层,黏膜和骨壁没有受侵;侵袭型是因真菌侵入黏膜下层血管、引起血栓性动脉炎,导致鼻窦黏膜和骨壁坏死,重者可波及眶、翼腭窝甚至前颅底组织。病变处有血性脓液、肉芽、坏死组织和干酪样物(鼻脑毛霉菌病变与此相似,但更为严重,预后不良)。变应性鼻真菌病,受累鼻窦内可充斥着大量嗜酸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s)的黏蛋白样物质,其中散在分布着真菌菌丝,即所谓“变应性黏蛋白”。
临床表现
鼻真菌病根据其症状表现,临床上可分为两型:
①非侵袭型。又分为真菌球和变应性鼻真菌病,常见于无免疫缺陷的患者,好发于上颌窦及鼻腔。患者有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等症状,对抗细菌治疗和反复鼻窦冲洗效果差。
②侵袭型。可分为急性侵袭性鼻真菌病和慢性侵袭性鼻真菌病,常见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侵袭性感染。早期仅有轻微鼻窦炎症状,鼻腔前部常有坏死、结痂;数日后坏死部位可波及鼻腔外侧壁,逐渐出现恶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有发热、颈项强直,甚至昏迷而死亡。鼻部真菌病还可引起内脏感染。
诊断
鼻真菌病的诊断主要从临床症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真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取分泌物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培养1~2日,可见曲霉菌的菌丝生长,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有分隔的直径一致且呈45°分叉形菌丝,可作诊断。毛霉菌感染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的大而形态不规则的、无隔的、直角分叉的菌丝,以上形态可通过HE染色观察。侵袭性鼻真菌病病变组织活检可见小动脉有血栓形成,黏膜表面有曲霉菌丝,鼻窦CT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变应性鼻真菌病诊断主要标准有:
①组织学、皮肤试验和(或)血清学检查可证实为Ⅰ型变态反应。
②鼻息肉。
③特征性CT影像所见。
④嗜酸粒细胞性黏蛋白及无真菌侵犯黏膜下组织。
⑤真菌涂片检查或培养阳性。
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侵袭型鼻真菌病需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非侵袭型鼻真菌病应施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清理术,去除鼻腔和鼻窦内病变组织和分泌物,通畅引流,预后较佳。除此之外,非侵袭型变应性鼻真菌病还需应用抗组胺药物、全身和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侵袭型者须纠正任何潜在的代谢或免疫功能紊乱,在手术前后使用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克霉唑、制霉菌素和间断吸氧等,在治疗期间须停用免疫抑制剂,注意改善全身状况。侵袭型鼻真菌病在施行手术时先综合判断病情。如导致免疫功能抑制的原发病预后不好,则不宜采用创伤性的治疗。手术切除范围通常取决于病变范围,即必须切除所有严重感染和失活的组织,应清除阻止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