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术的方式把偏曲的鼻中隔切除掉的技术。19世纪早期鼻中隔手术的阻塞性棘突切除,突出部连同该侧黏膜一起切除和全层切除鼻中隔偏曲区域;对于鼻中隔软骨部锐利的骨棘,由于其比较薄而锐利,通常采用铲除法。对于鼻中隔嵴则采取切除法。人们在当时便已意识到,对侧黏膜应予以保留,但是这种术式经常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的发生。之后该手术方法被黏膜下鼻中隔切除术所取代。该手术方式可能被应用在鼻中隔恶性肿瘤切除;鼻中隔部分切除可作为颅底手术或额窦手术的前置手术。鼻中隔黏骨膜瓣切取用于颅底重建。
鼻中隔肿瘤手术共分三个层次,手术层次选择宜根据术前检查和术中观察判断抉择,术前影像学及鼻内镜检查结果也是手术层次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们认为肿瘤破坏鼻中隔软骨浸润到对侧,甚至在对侧鼻腔对应部位亦见肿瘤,应选择全层次切除即第三层次手术,切除范围也应相应扩大;鼻中隔软骨变薄部分吸收,对侧软骨膜、骨膜光滑,应选择切除肿瘤加同侧鼻中隔黏软骨膜加对应鼻中隔软骨、骨质切除,即选择第二层次手术;鼻中隔软骨无破坏吸收肿瘤范围局限选择切除肿瘤加鼻中隔黏软骨膜、骨膜切除,即选择第一层次手术。鼻中隔恶性肿瘤的手术范围局限于鼻中隔,距鼻中隔顶部0.8~1.0厘米者均适应在鼻内镜下手术。肿瘤大小超过鼻中隔顶部甚至浸润鼻背、鼻翼软组织或皮肤组织,肿瘤沿鼻中隔顶部后缘或沿鼻中隔底部后缘局部转移到鼻咽者均不适合在鼻内镜下手术。按Kadish分期0期、Ⅰ期为鼻内镜下手术最佳适应证,Ⅱ期亦可在鼻内镜下手术或在内镜辅助下手术。
鼻内镜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中部分切除上端颅底附着缘对应额窦底鼻中隔上方,形成约1.5厘米×2厘米中隔窗。
经鼻内镜手术和带血管蒂组织瓣颅底重建术是内镜颅底外科领域的重要进展。然而对于大面积的颅底硬脑膜缺损,带血管蒂的组织瓣成为优先选择的材料。其中,鼻中隔黏骨膜瓣因获取方便、血供丰富并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积,在颅底修复中应用最广。鼻中隔黏骨膜瓣可以完全覆盖前颅底、蝶鞍区的缺损。
扩大鼻中隔经蝶手术入路经肿瘤主要累及一侧的鼻腔置入内镜,鼻中隔中段切开并向后分离鼻中隔和蝶窦前壁黏骨膜,将后半部分鼻中隔黏骨膜上缘剪断向下推移,带蒂于鼻底部及鼻咽顶;经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之间的连接,分离对侧鼻中隔黏骨膜至显露对侧蝶窦前壁和后筛内侧壁;切除筛骨垂直板、犁骨、双侧蝶窦前壁和底壁,并在此基础上开放双侧后筛;再进行相应解剖区域病变的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