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瘤体常很小,其主要危险在于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50%的病人死于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后存活下来的病人约有1/3又可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而死亡,因此本病仍是致死和致残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多见,高峰年龄是40~60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在世界范围内,本病高发于芬兰和日本,非洲、中东及中国患病率较低,可能与饮食、气候、种族等因素有关。

病理及分类

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大动脉环的动脉分叉或分支处。囊状动脉瘤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袋状突出,呈球形或浆果形,少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外观呈紫红色。其体部称为瘤囊,其远侧最突出的部分称为瘤顶,与载瘤动脉相连处称为瘤颈或基底部,顶与颈部之间的部分称为瘤体。有的动脉瘤瘤囊上有小的隆起,称为小阜、小泡或子瘤,常为即将破裂之处或破裂后的遗迹。

载瘤动脉的中膜在动脉瘤颈处中断,内弹力层变性,失去连续结构,动脉瘤颈部可有部分或全部钙化,给手术夹闭带来困难。动脉瘤瘤壁由胶原组织组成,无肌层,内弹力层亦断裂或消失,内膜为一层增厚的内皮细胞组成,外膜不规则。在出血后不久的动脉瘤瘤壁内,尚可以见到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性改变。在合并血栓的大动脉瘤内,瘤壁可部分或全部钙化。动脉瘤形成后,由于瘤腔内血压和湍流的作用,会损伤薄弱无弹性的瘤壁,使其扩大。动脉瘤破裂后,其周围很快形成一个纤维蛋白组成的保护膜,约3周后逐渐增厚,有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形成新的瘤壁。

脑动脉瘤可按照大小、部位、形态、病因和病理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病因可分为五种: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和感染性动脉瘤。

按照动脉瘤形态可分为囊状、梭形、蛇形、不规则形等。

按照动脉瘤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临床上常把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上的动脉瘤称为前循环动脉瘤,占80%以上。包括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称为后循环动脉瘤,占20%左右,包括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就单个部位来说,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瘤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占所有动脉瘤的70%左右。

按照动脉瘤大小分类,直径小于0.5厘米属于小型动脉瘤,其中小于3毫米称为微小动脉瘤;直径位于0.6~1.5厘米为中型动脉瘤;直径位于1.6~2.5厘米为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2.5厘米称为巨大动脉瘤。颅内多发动脉瘤所占比例约为20%。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动脉血管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威利斯(Willis)环动脉分叉部位动脉壁的平滑肌层存在先天性缺陷。后天退变学说则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高血流的冲击,使颅内动脉的内弹力层破坏,血管壁渐渐膨出形成囊状动脉瘤。遗传因素也可能与动脉瘤的形成有关。7%~20%的脑动脉瘤具有家族史,常合并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多囊肾、马方综合征等。颅内多发动脉瘤具有多发性,镜像性等特征。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动脉瘤分为以下五种:
①先天性动脉瘤。又称囊状动脉瘤,占80%左右;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血管管壁薄弱所致,多为囊状,部分病例可以形态不规则。
②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由于动脉管壁上的粥样斑块及动脉中层的胶原纤维的透明变性,使管壁薄弱,动脉呈梭形或串珠样改变,这类动脉瘤约占10%。
③感染性动脉瘤。包括细菌性动脉瘤和真菌性动脉瘤,主要是由于机体原发感染病灶的感染性栓子脱落,经血行途径停留于脑动脉内,继而侵蚀脑动脉壁,破坏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常见于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所侵犯血管多为大脑中动脉的末梢分支。
④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破坏,血液进入动脉壁形成血肿或动脉壁内自发性血肿,使动脉血管壁间发生剥离,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血管破裂。
⑤外伤性动脉瘤。开放性颅脑损伤后,动脉被穿入颅内的异物或碎骨片刺伤,若破损累及血管壁全层,血液从血管壁上的小破口外溢形成与血管相通的小血肿,血肿周围部分逐渐机化而形成的动脉瘤,称为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多为这种假性动脉瘤。有时在闭合性损伤时,脑动脉在过度移动、挤压,剪切力等作用损伤下,造成管壁的损伤,特别是内弹力层和中膜损伤,形成由内膜和外膜组成的动脉瘤,可形成所谓的真性动脉瘤。外伤形成真性动脉瘤少见。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动脉瘤破裂前,有情绪激动、大便困难、剧烈咳嗽等诱因。突发剧烈头痛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往往被患者描述为一生最为剧烈的、最难以忍受的、程度最重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短暂性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伴有颅内血肿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会出现偏瘫或癫痫发作等表现。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甚至很快死亡。未破裂动脉瘤一般不引起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某些部位的动脉瘤可有占位效应,压迫邻近神经血管结构,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后交通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压迫会造成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等表现。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评估系统主要有Hunt-Hess分级、WFN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Hunt-Hess分级是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重要工具,简单有效(见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绝大多数动脉瘤在未破裂之前无症状,很难发现。偶尔特殊部位动脉瘤虽未破裂但有典型症状,如动脉神经麻痹可能怀疑后交通动脉瘤而进一步检查被发现。大多数病例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收住入院检查后明确诊断。
①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头颅CT对诊断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度很高,对于怀疑SAH的患者均应尽早进行头颅CT检查。头颅CT还可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分布部位对SAH进行分级,有助于预测脑血管痉挛的风险及对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根据CT出血的部位也可以大致判断出动脉瘤的位置,尤其在多发动脉瘤时,对确定责任动脉瘤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关注出血的同时还应注意是否合并脑梗死、脑积水等情况。
②头部磁共振成像(MRI)。MR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辅助诊断技术。但由于其成像时间长、费用高及病人配合度要求高等原因,主要应用于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的患者。
③血管造影检查。包括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DSA。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多排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接近100%,CTA具有快速成像、普及率广、无创等优点,适用于急性重症患者,但存在骨性伪影,诊断小型动脉瘤(小于3毫米)的敏感性差等不足。MRA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应用有限,常用于无创筛查。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也存在由于动脉痉挛、动脉瘤过小、周围血管遮挡、造影剂量或应用压力不合适、评判医师水平差异等因素导致假阴性可能。全脑六血管多角度造影及三维重建检查有助于降低假阴性率。对于怀疑脊髓血管疾病者应进行全脊髓血管造影。

治疗

可分为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

一般治疗
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并保持患者绝对卧床,进行镇静、镇痛、止咳、通便等对症处理有助于降低再出血风险。在病因处理之前,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和降压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160毫米汞柱以内,但控制不宜过低,平均动脉压应控制在90毫米汞柱以上保持足够的脑灌注压。

病因治疗
明确动脉瘤后,建议早期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开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颈夹闭术可彻底消除动脉瘤,保持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的通畅。动脉瘤孤立+搭桥手术,在动脉瘤夹闭困难或无法夹闭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动脉瘤包裹术,在处理困难,前述两种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考虑包裹术,单纯的包裹手术疗效不确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对于有占位效应的血栓性动脉瘤,尚需要清除血栓,解除占位效应。血管内介入治疗开展越来越普遍,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现代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复合技术治疗动脉瘤,在独立的复合手术间(又称杂交手术间)进行,结合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的优点,使得动脉瘤治疗更加可靠,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高难度动脉瘤的治疗,大大降低治疗的风险,缺点是费用相对较高。

预防

动脉瘤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主要是依靠筛查发现未破裂动脉瘤病人,以及针对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防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