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增多,并作用于全身组织器官所致的内分泌病变。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心慌、怕热、多汗、食量增多、消瘦、颈粗、突眼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若处理得当,可以治愈。此病常见,多见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女性患病比例相对减少。小儿发病少见,发病最多的年龄在20~40岁,老年人患病不少见。
病因及分类
根据不同的病因,甲亢可分为许多种。最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也称格雷夫斯氏病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占甲亢的60%~70%,系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产生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使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此外,还有甲状腺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垂体TSH瘤、外用甲状腺制剂或碘制剂引起的甲亢,以及发生于甲状腺及子宫的恶性肿瘤引起的甲亢等。
对于最常见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的甲亢,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出现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TRAb),其中引起甲亢的主要是甲状腺刺激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TSI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TSH受体,使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增加,甲状腺激素(T4及T3)的产生及释放增加。除了自身免疫以外,精神因素、遗传、交感神经刺激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甲亢是全身性疾病,全身各个系统均会有异常。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例,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①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患者常有多食、易饥、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心肌酶谱异常,甚至心功能衰竭。
②甲状腺弥漫性对称肿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轻度到重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重症患者由于腺体中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全期血管杂音,或可以摸到如猫喘一样的颤动。
③甲亢眼部改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使眼裂变宽、眼睑回缩、眨眼减少,呈现凝视状态或惊吓表情。部分患者由于炎症浸润,出现眼结膜或角膜水肿,眼眶内容物增多导致眼球突出,眼部肌肉受浸润,眼球活动受限制,产生复视。眼部病变严重者会有视神经乳头和(或)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神经受到损害会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诊断
患者血中FT3、FT4和/或总T4、总T3升高,促使甲状腺激素减低,伴吸碘率增高可诊断甲亢。TRAb阳性提示Graves病可能。除Graves病外,尚需与引起甲亢的其他疾病鉴别,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等。服用含碘药物(如检查用的含碘造影剂)以及结合蛋白不正常时(如妊娠及肝病),虽然无甲亢存在,血中总T4及T3可以升高,值得注意。
临床有不少情况,需要与甲亢鉴别:以神经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神经衰弱,可有兴奋、易激动、失眠、心慌、乏力等,以多食、易饥、消瘦为主的糖尿病;以消瘦、腹泻为特征的胃肠疾病,仅以甲状腺肿大的单纯性甲状腺肿,以及以突眼为主的内分泌突眼病等。除了极少数与此病难以区分外,多数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全面分析,不难诊断。
甲亢危象
在甲亢病情未被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碘-131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障碍、昏迷。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已少见。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使用抗甲亢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β-受体阻滞剂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糖皮质激素防止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同时去除诱因并积极物理降温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
甲亢眼病
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部分患者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依据眼病的病因可分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因炎症反应导致过度流泪、怕光、眼部异物感、结膜充血水肿、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失明。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为双侧突出,有时可见到单眼突出,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以治疗甲亢为主。浸润性突眼较少,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活动度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同时均需戒烟。不论哪种眼病,做好眼部护理都是很重要的,如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滋润性眼药水、涂眼膏或戴眼罩等。
甲亢妊娠
甲亢对妊娠不利,会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滞等,而抗甲状腺药物对胎儿有致畸风险,甲亢合并妊娠时,患者需要和医生根据病情共同讨论,决定胎儿的留或舍。妊娠甲亢患者是放射碘治疗的禁忌证,需要继续妊娠的甲亢患者多数采用药物治疗,尽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妊娠早期的甲亢患者首选丙硫氧嘧啶(又称丙嘧),妊娠中晚期和哺乳期宜选用甲巯咪唑。
甲亢肌病
甲亢伴发肌肉病变称为甲亢肌病。临床上依据其发病特点和病变涉及的部位不同分为急性甲亢性肌病、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性眼肌麻痹和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等五种。慢性肌病较多见,多累及中年男性,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患者常诉说蹲下起立及上楼困难。甲亢性周期麻痹常在一定诱因如疲劳、紧张、高糖饮食、注射葡萄糖及胰岛素等情况下发作,与机体的钾代谢和分布异常有关,发作时双下肢或四肢瘫痪,严重者可致呼吸肌麻痹。
治疗
合理安排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碘膳食以及适当休息。常采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三种。
药物治疗
此种方法易被患者接受,一般不会出现由于治疗引起的不可逆损害,但治疗时间长、复发率较高。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内的合成。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应从足量开始,病情控制后逐渐减药。治疗一般需要1~2年以上。服药期间应当避免妊娠。药物治疗可有不良反应发生,如皮疹、关节痛、肝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并就诊。
放射性碘-131治疗
适用于Graves病患者伴甲状腺明显肿大的、或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或对口服硫脲类药过敏等情况。碘-131在甲状腺大量聚集,放出β-及γ-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此法方便、安全,但部分患者会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甲亢适合甲状腺显著肿大的,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随着麻醉技术的改进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预后
避免精神诱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对预防发病有好处。对于外用药引起的甲亢,只要避免不适当的或滥用甲状腺制剂或含碘药物,完全能够防止发生医源性的甲亢。本病发生后,不少患者可有或长或短时间的自然缓解,或病情稳定。若能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治疗后产生不可逆的合并证者为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