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菌感染引起的骨、骨膜、骨髓腔的炎症。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90%;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状球菌次之;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也可引起。一般有三种感染途径:
①血源性感染。病菌自身体远隔病灶,如疖、痈、咽喉炎、中耳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经血流至骨。
②蔓延性感染。由邻近化脓病灶直接感染于骨。
③外伤性感染。细菌由开放性伤口或手术伤口直接感染于骨。感染多发于长管状骨,特别是胫骨的上、下端,股骨下端,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上肢约占20%,下肢约占80%。血源性感染多开始于血供丰富的干骺端,此处终末动脉细微弯曲,血流迟缓,病菌易于停滞。此病好发于2~10岁的儿童,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病理
骨髓炎的病理变化不仅限于骨髓腔,实际上累及整个骨组织。长骨干骺端首先出现炎症反应,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先有浆液性渗出,局部骨组织坏死,形成小体积骨脓肿。感染向外发展,突破干骺端皮质骨达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干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同时骨腔内脓液压力增高,压迫血管,引起循环障碍,可发生骨质坏死,形成死骨。骨膜下脓肿也可穿破骨膜向软组织内扩散,形成软组织内脓肿。若未及时处理,可穿破皮肤,脓液外流,形成窦道。若炎症侵犯骨的滋养血管致血管栓塞,则可导致大块骨质坏死。在炎症进行的同时,既有破坏,也有修复过程,表现为坏死组织的清除及新骨形成。小片松质死骨可完全被吸收,并可经骨瘘孔排出,但较大的死骨必须手术取出,否则会妨碍愈合。骨膜被剥离后,因炎性充血和脓液的刺激而产生新骨,形成一层又一层的骨板,呈洋葱皮状,即所谓包壳,发展为慢性骨髓炎。由于感染继续存在,包壳本身遭受破坏而出现许多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骨瘘孔,常有脓液排出。皮质骨表层及内层均可因失去血供发生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死骨。经过治疗,炎症被控制后,坏死骨逐渐被肉芽组织所包绕,死骨游离,小的可被吸收或排出,大的则必须摘除,包壳逐渐由板层骨所代替,以维持骨干的连续。如包壳质量欠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婴幼儿修复快、死骨少、包壳多、可塑性好;成人修复慢,易形成窦道,可持续多年不愈,时间较久者甚至可发生癌变。
临床表现
因细菌毒性的强弱、人体抗力的大小及病程的长短不同。化脓性骨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与局限性三种类型。急性骨髓炎一般有高热,可达39~40℃,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现象,周身关节酸痛、头痛;患儿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酸中毒等症状。患肢局部出现疼痛、跳痛、压痛、肌肉痉挛、惧怕触动、局部红肿发热、邻近关节屈曲。化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增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尿中可能有蛋白质及酮体存在。X射线片上在发病头10日内,骨质无明显改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阴性表现也不能排除急性骨髓炎。以后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不清。逐渐出现干骺端骨质疏松。约4周形成死骨,阴影高度致密,松质骨可呈虫蛀样散在破坏。死骨呈大小不一片状或长条状。有时可出现病理骨折。慢性骨髓炎时,骨膜增生呈洋葱皮状、花边状或骨针样密度不均、边缘不整的致密新生骨。病程越长,骨膜增生越显著。全身症状轻微。可有急性及反复发作史。局部窦道流脓,时好时发,脓液时多时少,偶能流出碎死骨块。病程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进行骨局部分层穿刺。切勿一次穿入骨内,以免误将软组织感染带入骨内。脓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可为阳性,借此鉴别菌种。血培养阳性率较高。X射线片上显示骨干变粗、致密、硬化,髓腔不易看出,可见小空洞及小死骨。病变早期因局部充血,核素扫描可显示核素浓聚于干骺端炎性充血区,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可为手术引流提供定位依据。
治疗
急性骨髓炎应进行全身治疗,包括休息、输血、输液和增强营养等。早期正确联合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一般可以得到控制,体温下降后应继续给药4周。鉴于耐药性比例增高,开始即应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不要等待血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免贻误治疗。大剂量抗生素仍不能控制症状者,应作局部骨钻孔引流与减压。引流越早、越彻底,效果越好。治疗无效者可局部切开病骨,钻孔减压,若脓液侵入髓腔或已有死骨,则可切开皮质骨排脓并清除死骨。所有病例不管手术与否,患肢均须用石膏托或持续皮肤牵引固定于功能位,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关节脱位或病理性骨折。对慢性骨髓炎,只要死骨已形成,分离清楚,有死腔伴窦道流脓,包壳已充分形成,能起支持骨干功能时,均应手术摘除并消灭死腔。开放性骨折晚期在未愈合前不宜摘除死骨,以免造成骨质缺损。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只行切开引流而不宜做其他手术。非重要部位的慢性骨髓炎如腓骨上段、肋骨或髂骨翼等部位可将病段全部截除。有多种方法可消灭死腔。如单纯病灶清除术、蝶形手术或带蒂肌瓣填充术等。有骨质缺损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内、外固定。伤口内可放置抗生素珠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