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

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恶性肿瘤。

病因

脊索瘤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来源于人体退化的脊索组织肿瘤。脊索是在胎儿期间存在的胚胎性结构,胎儿出生后退化,但退化如果不完全,有些残留脊索组织存在,在成人体内会增长变成脊索瘤。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肿块,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骶神经可出现大小便困难或失禁,压迫直肠和膀胱则出现相应症状。颅内脊索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头痛为常见的症状。约70%的病人有头痛,常为全头痛,也可向后枕部或颈部扩展。

诊断

一般好发于成年人,患者若出现长期头痛病史,并出现一侧展神经麻痹者,应考虑到脊索瘤的可能,但确定诊断尚需借助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来辅助诊断。术前常选用针刺活检明确诊断。Brachyury是脊索瘤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标志物。

◎检查方法
典型的X线可表现为单腔性、中心性、溶骨性中轴骨的破坏病灶,伴有软组织肿块和散在钙化斑,骨皮质变薄呈膨胀性病变,无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
病理特征之一是肿瘤组织呈小叶型生长,有气泡样细胞核黏液基质。大部分脊索瘤发生在脊椎和颅底,骶尾椎最多见。脊索瘤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瘤细胞稀疏散在分布,瘤细胞较大且形态不规则,细胞膜表面有粗钝的微绒毛或伪足样突起,相邻细胞膜之间可见不典型的桥粒连接,沿细胞膜表面有大量吞饮小泡,细胞核多呈圆形或形态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核常被黏液空泡挤至偏位,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和中间丝,空泡内可见纤维状物或无定形絮状物,部分瘤细胞内有散在的糖原颗粒。瘤细胞内特征性的结构为粗面内质网包绕线粒体的“线粒体-RER”复合体结构。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彻底的肿瘤,可行放疗,但复发率较高,化疗药物没有明显作用。研究表明,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脊索瘤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CAR-T治疗、肿瘤抗原疫苗等。

预后

脊索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长特点。脊索瘤局部侵袭性高、复发率高,预后差。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式、是否转移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