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眩晕

由耳窍病变所引起的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证的临床特点为:突然发作旋转性眩晕,站立不稳,但神志清楚,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西医学的内耳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迷路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耳眩晕病名,只有眩晕病名。在中医文献中尚有眩运、眩冒、旋晕、头眩、掉眩、脑转、风眩、风头眩、头晕、昏晕等别称。中国中医院校五版教材(1985)首次使用“耳眩晕”这一病名,以示与普通眩晕区别。

关于耳眩晕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因病机,早在《内经》里已有记载。如《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亦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指出了耳眩晕的病因。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侧面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如《丹溪心法·卷四》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并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眩者言其黑运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景岳全书》则强调“无虚不作眩”,提出治疗当以补虚为主,丰富了对本病的认识。

证型分类:
①风邪外袭证。症状见突发眩晕,如坐舟车,恶心呕吐,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散邪、清利头目。方用桑菊饮加减。可加入蔓荆子、蝉蜕清利头目;眩晕较甚者,可加入天麻、钩藤、白蒺藜以熄风;呕恶较甚者可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②痰浊中阻证。症状见眩晕伴头重如蒙,胸中闷闷不舒,呕恶较甚,痰涎多,或见耳鸣耳聋,心悸,纳呆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健脾、涤痰熄风。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湿重者,倍用半夏,加泽泻;痰火互结者,加黄芩、胆南星、黄连;呕恶较甚者,加竹茹。亦可选用泽泻汤加味。眩晕缓解后,应注意健脾益气、调理脾胃以杜绝生痰之源,防止复发,可用六君子汤加减以善后。
③肝阳上扰证。症状见眩晕每因情绪波动、心情不舒、烦恼时发作或加重,常兼耳鸣耳聋,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胸胁苦满,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若眩晕较甚,偏于风盛者,可加龙骨、牡蛎以镇肝熄风;偏于火盛者,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或用龙胆泻肝汤以清泻肝胆之火。因阳亢火盛,每致伤阴,故眩晕缓解后,应注意滋阴养液,以潜降肝阳,可用杞菊地黄丸调理善后。
④寒水上泛证。症状见眩晕时心下悸动,咳嗽、痰稀白,恶心欲呕,或频频呕吐清涎,耳鸣耳聋,腰痛背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夜尿频而清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弱。治法:温壮肾阳、散寒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减。寒甚者,可加川椒、细辛、桂枝、巴戟天等药,以加强温阳散寒的作用。
⑤髓海不足证。症状见眩晕经常发作,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男子遗精,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味。临床上还可加入白芍、何首乌以柔肝养肝;眩晕发作时可加入石决明、牡蛎以镇肝潜阳;精髓空虚较甚者,可加入鹿角胶、龟板胶以增强填补精髓之力。
⑥上气不足证。症状见眩晕时发,每遇劳累时发作或加重,可伴耳鸣、耳聋,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方用归脾汤加减。若血虚较明显,可选加枸杞、何首乌、熟地、白芍等以加强养血之力;以气虚为主、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阳。

针灸疗法:
①主穴为百会、头维、风池、风府、神门、内关。风邪外袭者,配合谷、外关;痰浊中阻者,配丰隆、中脘、解溪;肝阳上扰者,配行间、侠溪、肝俞;寒水上泛者,配肾俞、命门;髓海不足者,配三阴交、关元、肾俞;上气不足者,配足三里、脾俞、气海。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并可配合灸法。每天1次。
②耳针,可选肾、肝、脾、内耳、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间歇捻针,每天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以胶布贴压在以上穴位上,不时按压该穴位以加强刺激。

预防与调护:
①向患者说明本病虽症状严重,但不会危及生命,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加强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②眩晕发作期间应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防止起立时因突然眩晕而跌倒。宜进低盐饮食。

预后及转归:耳眩晕属难治性疾病之一,相当一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可得到缓解,但容易复发,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顽固性的耳鸣及不可逆性耳聋,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也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很少再发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