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

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本病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久则常感头晕,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不彻底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鼻渊”一名首见于《素问·气厥论》,其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之后历代医学对鼻渊的论述也较多,依据《内经》“脑渗为涕”的论述,提出“脑漏”“脑渗”等病名。

鼻渊有虚实之分,其病因也有不同,实证多由肺经风热或胆腑郁热或脾胃湿热等循经上扰,结滞鼻窍,灼伤肌膜而成。虚证多由肺气虚寒或脾气虚弱,鼻窍失于气血之养,肌膜败坏而成。证型分类:
①肺经风热证。症状见涕黄或黏白而量多,间歇或持续鼻塞,嗅觉减退,鼻内肌膜红肿,眉间或颧部有叩压痛。全身症状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胸闷,咳嗽,痰多,苔微黄舌质红,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芳香透窍,方用苍耳子散加减。
②胆腑郁热证。症状见鼻涕黄浊黏稠如脓样,量多,有臭味,嗅觉差,鼻黏膜肿胀,色红,头痛剧烈,眉间及颧部叩压痛明显。全身症状有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胆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脾胃湿热证。症状见涕黄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鼻腔内红肿,并有胀痛,尤以肿胀更甚。全身症状可见头晕,头重,头痛较剧,体倦,脘胁胀闷,食欲不振,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
④肺气虚寒证。症状见鼻涕白黏,鼻塞或重或轻,嗅觉减退,鼻内肌膜淡红、肿胀、鼻甲肥大,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全身有头昏脑胀,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⑤脾气虚弱证。症状见涕白黏稠或黄稠,量较多而无臭味,鼻塞较重,嗅觉减退,鼻内肌膜淡红或红,肿胀较甚。全身可见肢困乏力,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北黄芪、泽泻。外用滴鼻灵或葱白滴鼻液滴鼻。实热者可用冰连散吹入鼻腔,每天3~4次。针刺选穴:迎香、印堂、太阳、合谷、风池、曲池、足三里等,每次用2~3穴,强刺激。虚寒者可用鱼脑石散吹鼻,每日2~3次。针刺选穴:迎香、百会、上星、合谷、攒竹、通天、风池。艾灸选穴:囟会、前顶、迎香、上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