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乳房部的常见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医疾病名称。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更为多发。
依发病时期不同分为两种:发生于哺乳期的称为“外吹乳痈”;发生于妊娠期的称为“内吹乳痈”。外吹乳痈占乳痈中的绝大多数,临床常见乳房结块疼痛,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而内吹乳痈较少发生,多为热郁或气郁兼胎旺,胸满气逆,结于乳络而致乳房结块肿痛,甚者化脓。治疗以疏肝清热理气为主,若成脓则兼养血排脓。以下所述乳痈以外吹乳痈为主。
乳痈病名最早见于晋代《刘涓子鬼遗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亦均有论述。明代《寿世保元》提出:“外吹”“内吹”之名。清代《医宗金鉴》《外科理例》不仅描述乳痈症状较为具体,而且指出脓成宜早期切开,否则有传囊之变。明代《外科启玄》、清代《外科全生集》对乳痈与乳发、乳疖作了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好发于产后1个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初起乳房局部肿胀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或有结块,或皮肤微红、微热。伴恶寒发热,纳少泛恶,大便干结等。成脓期乳房结块逐渐增大,疼痛加重,或焮红灼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便秘溲赤。7~10日后,或有鸡啄样疼痛,结块中央变软,或按之应指,或乳窍有脓液流出。溃后脓出通畅,肿消痛减,身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乳痈成脓时脓腔在低位,溃口或手术切口在相对高位,从而导致脓流不畅,局部结块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出现袋脓现象,或脓液侵及其他乳络、乳囊,而成传囊乳痈。亦有乳汁自疮口溢出,影响收口愈合,形成乳漏。
病因病机
关于乳痈的病因,主要可归纳为两点:
①肝郁胃热。由于产妇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又过食肥腻,胃中积热,肝胃失和,肝失疏泄,与胃热蕴结,以致经络阻塞,乳络失宣,气血瘀滞而成痈肿。
②乳汁淤积。乳头破碎,乳头畸形和内陷,哺乳时疼痛,影响充分哺乳;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当,乳汁壅滞,结块不散;或因风热毒邪外袭,均可使乳汁淤滞,乳络不畅,乳管阻塞,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
辨证治疗
分期辨证:
①初期。乳房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乳汁分泌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浮数或滑数等症,治宜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用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结块明显者加鹿角霜、漏芦、留行子、路路通、通草;乳汁过多需回乳者加生山楂、生麦芽、枇杷叶;热甚者加生石膏、生地、赤芍、丹皮、知母;气郁者加川楝子、合欢皮、炒枳壳;新产妇瘀露未净者加当归尾、川芎、益母草。外用金黄膏。经过治疗,二三日内寒热退清,肿消痛减,则有消散希望。
②成脓期。发热不退,乳房肿块增大,焮红疼痛,并有持续跳痛,则已有化脓趋势。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用透脓散加味,外用金黄膏。约10日,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是脓已成熟,若患于乳房深部,亦可穿刺或乳房超声检查帮助诊断。脓熟时切开排脓,根据结块位置不同,乳晕部作弧形切口,乳房部作放射形切口排脓,避免损伤乳络。溃破出脓后,一般肿消痛减,逐渐愈合。
③溃后期。治宜排脓托毒,方用四妙汤加味。如脓汁清稀,收口迟缓,面色少华,气血两虚者,宜以八珍汤加减调补。外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引流,待脓出已净,仅有黄稠滋水,可改用生肌散收口,外以红油膏或白玉膏纱布盖贴。
④如有袋脓现象,可在脓腔下方用垫棉法加压,使脓液不致潴留。如有传囊现象,亦可在疮口一侧用垫棉法加压,橡皮膏固定,往往可避免再次手术,当脓毒不能顺利通下时,则还需在传囊乳痈部位按之应指处,作一辅助切口。疮口漏乳不止,亦可用垫棉法束紧创腔,避免乳汁流入脓腔,促进愈合。
⑤乳痈初期,乳汁分泌不畅,淤乳明显,局部肿痛,可行乳房按摩:涂上润滑油,以拇指或五指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推压按摩,每次可进行50~100遍,按摩时可轻揪牵拉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按摩前先行热敷,效果更佳。
预防调护
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洗乳头。乳头内陷者,洗后轻柔按摩牵拉。或用75%酒精经常擦洗乳头。哺乳期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如定时哺乳,避免喂乳时局部受凉等。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防止淤积。注意婴儿口腔清洁,及时治疗口腔炎症。不可含乳而睡。有乳头擦伤、皲裂,应及早治疗,可用麻油、蛋黄油或白玉膏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