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乳房部或乳头乳晕部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医疾病名称。现代医学临床上常见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乳房炎症性疾病。本病病变复杂而多样,病程迁延。中医因其常有粉刺样分泌物而称为“粉刺性乳痈”,与中医典籍中“不乳儿乳痈”的描述较相似。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女性,多发生在30岁上下的女性,尤以回乳后2~3年内女性多见,偶有男性。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本病无明确记载。1958年顾伯华教授在国内首次报道,根据其临床表现而命名为“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并采用挂线和切开等方法治愈了一百多例,而且还独有见解地提出“该病的成因是由于乳腺管先天性异常,乳头内缩畸形所致”的学术观点。1985年顾伯华称其为“粉刺性乳痈”。20世纪80年代,顾伯华、陆德铭等首次将本病收录在《实用中医外科学》。因其常发生在非哺乳期,有人称之为“不内外吹乳痈”或“不乳儿乳痈”。
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伴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症状。肿块局限于乳晕部的往往病程较长,起病缓慢,多与患者乳头的先天性凹陷有关,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肿块发于乳房部的往往起病较急,范围较大,肿块此起彼伏,缠绵难愈。少数患者可伴发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可见结节性红斑等。
病因病机
粉刺性乳痈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均有关。先天因素主要为禀赋不足,乳头先天凹陷畸形;后天因素主要责之七情内伤、饮食失调、冲任失调、外感邪毒等。由于先天不足,乳头凹陷或畸形,致乳络不畅,气血瘀滞,结聚成块;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见乳头衄血;乳络失疏,或饮食不节,湿浊内生,壅滞于胃,或肝气犯脾,运化失职,湿浊内蕴,久结成块,阻于乳络;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乳络失和,湿浊内阻,日久成块;外感邪毒,湿热相蒸,热腐成脓,溃后成瘘。
辨证论治
治疗上遵循未溃以内治为主,已溃以外治为主的原则。常见证型:
①肝经郁热证。乳头凹陷,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触之灼热,伴有发热,头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拟疏肝理气,和营消肿。选方方药柴胡清肝散加减。热甚者,加石膏、知母;乳头溢液者,加生炒麦芽、鸡内金、生山楂;局部红肿甚者,加金银花、半枝莲、鹿衔草;脓成未熟者,加皂角刺、炮山甲、生薏苡仁。
②余毒未清证。乳晕旁有肿块,无红痛;或术后恢复期,创口已愈,但局部仍留存硬肿僵块不消。或脓肿自溃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乳漏,时愈时发,局部结块僵硬。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脉弦或数。治拟益气健脾,和营托毒。选方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久病体虚者,加黄芪;口干者,加芦根、天花粉;胃纳不佳者,加炒麦芽、鸡内金。
外治:注重分期论治,肿块期肿块红肿热痛者可用金黄膏外敷,肿块红肿不明显者,冲和膏外敷。脓肿期脓成者,宜切开排脓,九一丹药线引流,红油膏盖贴;或超声引导下行脓肿穿刺术。瘘管期可以根据瘘管及病灶范围选择切开法或拖线法进行治疗。生肌收口期创面腐脱新生,可用生肌散、白玉膏、复黄生肌愈创油等生肌收口,促进疮面愈合。对于深层瘘管、创腔较大者。见到创面脓腐已净,渗出液质清者,可用垫棉绑缚法促进腔壁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