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任何诱因即会发生,以心中悸动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怔忡病名最早见于宋代王衮《博济方》。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将“怔忡”作为独立的一个内科杂病进行论述。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次明确提出“惊悸与忪悸,二证不同”的观点。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将“忪悸”改为“怔忡”,并对惊悸、怔忡二证作了区别。金代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怔忡是因热而致。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指出怔忡的发作是因痰火所致。明代张景岳则认为怔忡多由阴虚所致。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认为是瘀血导致怔忡。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失所养所致,无明显诱因即可发生,常持续发作,严重者会心中恐惧不安而不能自控,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难以自行缓解。其病机包括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心脾两虚、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等,怔忡的治疗参见心悸治疗部分。
怔忡病势迁延难愈,应坚持长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证、痹证等,对预防怔忡发作具有重要意义。注意休息,规律作息;调节情志,心情愉悦;调节饮食,远离烟酒、咖啡、浓茶等;顺应四时,适时添衣,预防感冒;适度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