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以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黄帝内经》中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经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的认识,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心悸病名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和《伤寒论》,认为其主要病因包括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发作时常见结、代、促脉,提出了基本治则,以炙甘草汤等为常用治疗方剂。元代《丹溪心法》认为,虚证多属血虚,实证多为痰火。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和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明代《景岳全书·怔忡惊悸》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清代《医林改错》认为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以血府逐瘀汤作为常用方剂。

心悸临床多呈发作性,多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部分神经官能症等,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心悸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导致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神不宁而发病。心悸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心脉不畅,心神被扰,而发心悸;若脾胃虚弱,心之气血化生乏源,或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心神,亦可发为心悸;或热毒犯肺,内舍于心,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治节,心脉运行不畅,亦可悸动不安;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

辨证论治

心悸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或心血瘀阻。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见气滞、血瘀、痰浊。心悸者首先应该分辨虚实及其主次,其次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权衡轻重缓急,辨证施治。

心悸的辨证应结合辨病。如功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多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脉瘀阻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内侵,内舍于心,常伴气阴两虚,瘀阻络脉。

论治的原则:心悸的治疗应根据辨证的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夹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不相同,故治当兼顾。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以宁心安神或镇心之法。

常见证型可分为虚证和实证。

虚证:
①心虚胆怯证。症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失眠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可用安神定志丸。
②心血不足证。症见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淡红,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可用归脾汤。若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宜用炙甘草汤。
③阴虚火旺证。症见心悸易惊,思虑劳心后加重,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干,盗汗,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可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④心阳不振证。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实证:
①痰火扰心证。症见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多痰,恶心,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②水饮凌心证。症见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不利,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滑。治宜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常用苓桂术甘汤。
③心脉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唇甲青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常用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预防与调护

心悸每因情志内伤,恐惧而诱发,故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应注意早期治疗,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摒弃烟酒嗜好;少食肥甘厚味。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证、痹证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