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甚至消瘦,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消渴的病名,并有消瘅、肺消、膈消、脾瘅、消肿之称。《素问·奇病论篇》中论其主要病机为过食肥甘、内热炽盛。《金匮要略》中设有专篇,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提到消渴的临床表现为“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指出预防调护对本病防治的重要性。金代刘河间在《河间六书·宣明论方》中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清及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若见消渴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劳逸过度有关。具体病因:
①禀赋不足,先天肾虚,五脏虚弱,易发消渴。
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而发消渴。
③情志失调,气机郁结,久则化火,灼伤肺胃津液而致消渴。
④房事不节或安逸过度,耗伤阴精,阴虚火旺发为消渴。
消渴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具体病机:
①燥热在肺,肺燥津伤,见口渴多饮。
②热郁于胃,烧灼胃液,见消谷善饥。
③虚火在肾,肾精亏虚,失于封藏,见尿多口干。
三脏各有偏重,常相互联系,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消渴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两虚,更甚者可见肾阳虚衰之象。阴虚燥热,可导致诸多变证,如肺痨、白内障、雀盲、耳聋、痈疮、脱疽、中风、水肿、胸痹心痛等。
辨证论治
首先辨别病位,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往往同时存在,可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上、中、下消。上消肺燥突出,多饮常见;中消胃热为主,多食常见;下消肾虚为主,多尿常见。
其次辨别标本,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两者互为因果。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则阴虚、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最后可导致阴阳俱虚。
再次辨别本症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伴诸多并发症则是本病的另一特点。一般以本症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也有少数中年或老年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本症不明显,常因一些并发症就医而发现本病,临床上必须详细问诊。
消渴的治疗原则为养阴生津、清肺润燥。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阻、阴损及阳等变证,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故临证时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灵活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滋阴补阳等法。
常见证型:
①肺热津伤证(上消)。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加减。
②胃热炽盛证(中消)。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用玉女煎加减。若大便干结不解,可用增液承气汤;若燥热内伤,火毒炽盛,口舌生疮,用黄连解毒汤。
③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引饮,精神不振,神疲乏力,或见食量减少,便溏等,舌淡、苔少而干,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生津养胃。方用生脉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
④肾阴亏虚证(下消)。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有甜味,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⑤阴阳两虚证。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水即溲,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宜补肾养阴、益阳固摄。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预防与调护
消渴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特别是食量的控制,限制碳水化合物、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宜以适量米、麦、杂粮为主,适当配以新鲜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紧张劳累,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消渴病的预后,取决于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程度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若出现相反情况,即由多食转为不能进食,则标志着病情的恶化,如不积极治疗,预后多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