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尤其是下唇反复出现红斑、干燥、皲裂、脱屑或糜烂结痂,唇黏膜增厚、自觉灼热及疼痛的病症。
历代中医文献对“唇风”的命名不一,有“紧唇”“潘唇”等病名。该病最早在《灵枢·脉经》中称为“唇胗”,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卷四》中首次提出“唇风”病名。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唇口病诸侯·紧唇候》中有关于唇风的病因、病机、病位及临床症状的最早描述,如“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亦名沈唇。”又如《外科正宗·唇风》记载:“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唇》指出,如果风热邪气侵袭于脾经,则会出现口唇干燥、皲裂、失去原有的光泽。《外治医案汇编·卷二》也指出,唇风是由于风邪火邪凝结在阳明经而致。《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唇部》中的“由胃火上攻也”也是类似的意思。
现代医学的接触性唇炎、光线性唇炎和剥脱性唇炎等可参照本病论治。
临床表现
本病的损害多发生于下唇红缘,有时可波及上唇,偶可扩展至面部。炎症多起自下唇中部,表面结痂及有鳞屑,鳞屑脱落后露出鲜红发亮面,以后又逐渐发生鳞屑;唇红缘往往干燥而发生皲裂,易出血,伴疼痛与触痛;唇部干燥不适,患者经常用舌舐唇,甚至用牙咬唇,使干裂更加严重,病程为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湿热内蕴,郁久化火,火邪熏蒸而成。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经环唇夹口。若过食膏粱厚味及辛辣之品,使胃内积热,热郁久而化火,上蒸于口唇则赤肿;火热盛则生风化燥而使唇部干燥、脱屑;若饮食不节,湿热内蕴,上蒸于口唇则赤肿糜烂;也有素体阳虚,胃经湿热,兼感风寒,发于唇部之丘疱疹、瘙痒,病机复杂,寒热错杂,表里同病。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并在主证主方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他证,随证加减。
证型分类
胃经风热证:症见唇红干痒,脱皮,甚至干裂,伴口渴口臭、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热,凉血祛风,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脾经湿热证:症见唇部红肿、糜烂、结痂,自觉灼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治宜清脾除湿,健脾和胃,方用泻黄散加减。
阳虚寒束,内有蕴热证:症见唇红区干燥脱屑、肥厚、瘙痒,时有丘疹、丘疱疹出现,伴皲裂,皮损冬重夏轻,舌质淡,脉弱。治宜温阳散寒,兼清里热,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连、黄芩、苍术、苦参等。
此外,还有单方成药,如防风通圣丸、二妙丸、除湿丸、参苓白术丸,可根据具体病证选用。
外治法
可用蛋黄油、甘草油或清凉膏外用。
预防与调护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少吸烟,忌饮酒,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不要使用劣质或不适合的唇膏,不要盲目去做文唇。要避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唇膏、唇彩等。改掉喜欢咬唇、咬舌等习惯,避免造成黏膜创伤。避免直接阳光曝晒,外出时可戴阔边帽、撑伞或涂防晒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控制情绪变化。忌食杧果、菠萝等易引发本病的水果,少吃酸、麻、辣、涩、烫和油炸的食品及肥甘厚味,更不能吃那些用工业盐腌制、用“地沟油”炸制、用石灰炒制的劣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