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以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部分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临床可见心悸、胸闷、乏力、气短、面色苍白、肢冷、多汗等症。本病多见于3~10岁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常继发于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腹泻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之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有少数迁延不愈形成顽固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根据主要临床症状,本病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猝死”等范畴。《灵枢·本藏》说:“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关于病因病机,《温热论·外感温热篇》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济生方·怔忡论治》指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关于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仁斋直指方论》有参乳丸“治心气不足,自汗”;《伤寒论》“炙甘草汤”、《小儿药证直诀》“养心汤”、《证治准绳·幼科》“加味归脾汤”治疗心悸等。

病因病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责之于素体正气亏虚,外因多由风温、湿热邪毒侵袭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常涉及肺、脾、肾。瘀血、痰浊为本病病理产物;病机关键为瘀血痰湿阻络,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其所养。病程中或邪实正虚,或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病机演变多端,可发生心阳暴脱之危证。

辨证论治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不一,证候错杂,辨证较为复杂。可根据临床表现,首先辨明虚实,其次辨别轻重。本病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初期以祛邪、养心通脉为要,“邪去则正安”;后期以扶正、养心通脉为主,祛邪为辅,“养正则邪自祛”。常见证型:
①风热犯心。证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咽痛,恶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或结代,舌红苔薄,脉浮数或结代。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护心,常以银翘散加减。
②湿热侵心。证见胸闷心悸,寒热起伏,恶心呕吐,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结代。治以清热化湿,宁心通脉,常以中焦宣痹汤加减。
③气阴两虚。证见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烦热口渴,自汗盗汗,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常以生脉散加减。
④痰瘀互结。证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或心痛如针刺,脘腹满闷,恶心泛呕,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舌苔腻,脉滑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豁痰开痹,常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⑤心阳虚衰。证见心悸怔忡,胸闷不舒,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头晕自汗,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及指(趾)发紫,呼吸浅促,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数或脉微欲绝。治以益气回阳,救逆固脱,常以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预防与调护

增强体质,积极预防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注意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3~6周,重者宜6个月至1年。待热退后3~4周,心衰控制,心律失常好转,心电图改变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尽量保持安静,以减轻心肌负担,减少耗氧量,必要时可予镇静剂。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过于肥甘厚腻或辛辣之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应及时抢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