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韶文化到“飞行药膏”——外用药的前世今生

仰韶文化被认为是“最初中国”形成的标志,它将中国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

仰韶文化时期的先民已经会熟练烧制各种陶器,这一器具的发明直接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除了火烤加工食物外,还可以用煮的方式来烹制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烫个火锅啥的,同时还可以杀菌防腐,大大延长了人类寿命。

这些陶器上许多都绘有精美的纹饰,或生肖纹,或绳纹,或涡纹,其中有一类很特别的纹饰是旋转纹。据考古学家考证,这种旋转纹的产生与祭祀有关,而巫觋文化也是远古文化的一大特色,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跳大神”。古代祭司们通过服用一些植物(如大麻)或真菌(如蘑菇)致幻,沟通天地人神,祭司在这种天旋地转的状态下也“看到”了各种常人难以看到的旋转图像(拒绝嗑药!),将它们绘制在陶器上。

不独远古中国有之,在古埃及、罗马时期,那里的祭司也在各种致幻的天然植物药物(例如曼陀罗草)的帮助下达到“飞起的”感觉,忽悠民众。他们除了口服,还把它们和动植物油脂混合在一起,涂抹在自己的皮肤上起效,嗯,这——flying ointment(飞行药膏)——可能是最早的皮肤外用制剂的配制方法。

直到19世纪,由于武器制造工人在皮肤大量接触硝酸甘油导致头疼,接触烟碱(尼古丁)导致死亡后,人们才意识到皮肤可能是重要的健康屏障和用药部位。

随着激素的发现以及激素药膏的发明,科研工作者们对皮肤用药的理解才逐渐加深,同时也通过各种外用药物配方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

长久以来,皮肤角质层被认为是皮肤的重要屏障,抵御了外界各种有害物质的侵扰,同时也是大多数外用药物必须穿过的路径。角质层通常厚约15µm,它由重叠的角质化细胞组成,嵌在脂质基质中,其结构类似“砖墙”。

许多皮肤疾病是由屏障功能的受损导致的,人为的、刻意地去除角质,例如:过度清洁、使用含有去角质成分的洁面霜等,可能会一时使皮肤看起来更加“水嫩”,但是也会使皮肤过度暴露在有害的环境中。其实正常角质层每4周即会再生一次。

皮肤给药比口服给药便利性强,避免了血药浓度波动和肝脏首过效应等,但是也会遇到诸多的难题,例如如何解决药物从基质中快速释放,以及迅速穿透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或真皮层发挥作用;不同的部位由于皮肤屏障的厚度不一,对药物的吸收会不同;药物不同的用法会产生不同的药效,例如:封包会提高药物渗透量;某些药物基质中所含促透剂也会改变皮肤屏障功能;某些疾患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皮肤屏障,用药方式和剂量都需要慎重评估。

外用药物的研究者发明出各种方法,使活性药物成分到达皮肤的不同层级,发挥药效,控制副作用的发生。例如:修饰药物的化学结构、改变载药基质的配方、调整角质层的性质、电辅助导入、从毛囊给药、微针给药等。同时,研究者们也发明了各种仪器设备和方法用以监测评估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等状况。

1. 不同用药部位用药品种不一样。例如面部角质层较薄,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时,应选用弱效激素或“软性”激素,褶皱部位亦是如此。

2. 不同用药部位用药剂型不同。例如有毛发处的皮肤,通常用液体制剂,需要适当揉擦促进吸收,避免使用糊剂、软膏剂或混悬剂。

3. 不同疾病状况用药类型不同。皮肤疾患用药通常遵循“干对干,湿对湿”的原则,即有急性渗出的部分采取溶液型制剂湿敷,干燥结痂部位用油性的软膏覆盖,“不干不湿”用乳膏涂擦等。

外用药物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副作用,需要医生、患者、药物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