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由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循环障碍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及水肿等,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各种精神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出现脑功能障碍,除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外,还表现出一定的精神症状。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可能表现的主要精神症状也有所不同,如心内膜炎患者常伴有感染、发热、毒血症的躯体并发症,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和谵妄的可能性较大;而冠心病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抑郁状态。

临床表现

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快慢和程度密切相关,可有以下表现:
①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最为多见,患者表现为烦躁、情绪不稳、易激动、倦怠、气短、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紧张、恐惧等,常伴有抑郁情绪,大多发生在慢性缺氧、病程较长的患者。
②幻觉妄想状态。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偶可出现幻听,常为议论性和命令性,妄想多为被害妄想。
③意识障碍。急性严重的缺血缺氧可表现为心前区轻度疼痛、明显的濒死感,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有的患者则出现失神、晕厥,眩晕等。在严重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谵妄和精神错乱状态,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自言自语,可出现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事后大多不能回忆。常见于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时。
④痴呆。慢性长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可以出现痴呆综合征,如未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⑤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表现为兴趣减少、记忆降低、联想困难等症状。多见于心率失常的患者。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循环系统的原发疾病,对于精神症状可予以药物和支持性心理治疗。予以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镇静催眠药处理患者的焦虑和睡眠障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氟哌啶醇和奥氮平等治疗患者的幻觉妄想。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