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

暗适应能力降低,在昏暗环境下表现为视觉障碍、行动困难,而在明亮环境下,视力仍较好或保持正常视力的现象。

夜盲是眼底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多与视网膜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相关。

研究认为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明亮环境下司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司暗环境下的视觉。视杆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具有高度光敏感性,由视蛋白和色原性基团即11-顺视黄醛组成。11-顺视黄醛在光照下即转变为构象较直的全-反视黄醛。全-反视黄醛能引起视蛋白分子构象改变,并开始和视蛋白部分分离,以后又在酶的作用下继续分离,直至分解成为两个分子。分解后的全-反视黄醛不能直接和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但它可在维生素A酶的作用下还原成维生素A,通常也是全反型的,贮存在色素上皮细胞内,然后进入视杆细胞,再氧化成11-顺视黄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补充及分解反应继续进行。合成视紫红质的第一步是全-反视黄醛变成11-顺视黄醛。这一步是在暗处,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是一种耗能反应,其反应的平衡点决定于光照强度。第二步是11-顺视黄醛生成后和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这一步不耗能,可以很快完成。维生素A与视黄醛之间的转化虽是可逆的,但由于一部分视黄醛在反应过程中已被消耗,故必须依赖血液中维生素A的供应;此外,由于视杆细胞无法单独完成11-顺视黄醛的再合成,必须借助视网膜色素细胞的功能。可见,要使视杆细胞中视色素的光化学代谢过程顺利进行,至少需要三个条件——足量的维生素A供应,健全的视杆细胞功能,健全的视网膜色素细胞功能。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均会导致视紫红质的合成受阻,轻者表现为重新合成的过程延长,重者表现为合成不足或无法合成,临床上表现为暗适应时间延长乃至各种程度的夜盲现象。

夜盲的类型多而复杂,但大体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静止性和进行性,还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等类型。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眼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形遗传,已有多个致病基因被确定。除了夜盲外,患者视力、视野多无异常,眼底检查可无异常、亦可见异常表现。病因为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功能障碍。暂无特殊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方向。

先天性进行性夜盲常与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并发,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白点状眼底等。患者除了夜盲外,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均有改变,且呈现进行性发展表现。传统治疗手段常常无效,干细胞及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的方向。

后天性夜盲症与遗传无关,常见于全身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病、肝硬化、甲亢;药物中毒、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性病变、视神经萎缩等)亦可引起。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