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性反应。

神经系统对体内其他系统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如触觉、痛觉或突然牵引肌肉等刺激。

解剖结构

反射的解剖学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5部分组成。

反射活动需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而实现,反射弧中任何环节中断均可引起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同时,反射弧还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抑制和易化,因此,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可使原本受抑制的反射增强,受易化的反射减弱。每个反射弧都有固定的脊髓节段及周围神经相对应,故临床上可通过反射的改变判定病变部位。一侧或单个反射减弱、消失或增强,临床意义更大。

分类

生理反射是正常人应具有的反射,包括深反射和浅反射两大类。

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应,亦称腱反射或肌肉牵张反射,其反射弧是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临床上常做的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及角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浅反射的反射弧比较复杂,还有冲动到达大脑皮质,因此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均可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临床上常做的腱反射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角膜反射和咽反射等。

病损表现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重要体征。脑和脊髓损害时的断联休克期可使深反射消失;重症肌无力或周期性瘫痪所致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病变可使深反射减弱;精神紧张、镇静药物的使用或昏迷也可导致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深反射增强:运动中枢损害后,其对深反射的抑制作用减弱,可以导致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的神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手足搐搦症及破伤风等患者也可出现腱反射增强。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锥体束病变均可引起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故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疾病均可出现。

病理反射:是锥体束损害的确切指征,常与下肢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同时存在。Babinski征是最重要的病理征,其他病理征包括: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和Schaeffer征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