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侧脑室脉络丛丛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的检查。
正常成人CSF每分钟大约生成0.3毫升,每日生成总量约500毫升,每日经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循环3~4次。脑脊液具有缓冲外力、调整颅内压和转运代谢产物及毒素的功能。
压力检查
腰穿后未放出脑脊液前所测压力为初压,放出一定量脑脊液后的压力为终压。正常成人侧卧位初压为80~180毫米水柱,儿童为40~100毫米水柱。初压对判断真实的脑脊液压力最为重要,因终压可随放出脑脊液的量产生变化。通常5毫升脑脊液放出后压力下降25毫米水柱。
放出脑脊液后所测得的压力为终压,低于原初压的1/2常为异常。正常人放液2~3毫升后的颅内压降低一般不超过10~20毫米水柱或保持不变。若放液3~5毫升后压力下降大于50毫米水柱,应考虑椎管内或枕骨大孔处已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梗阻的部位愈低,这种现象愈明显;完全性梗阻时,终压有时可下降到零。若放出数亳升脑脊液后,颅内压下降很少或很快恢复到初压水平,则提示有交通性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压力大于200毫米水柱称为高颅压,见于颅内肿瘤、血肿、感染、癫痫持续状态、脑外伤和高血压脑病等。压力小于60毫米水柱称为低颅压,常见于腰穿后脑脊液外漏、休克、严重脱水和椎管梗阻等。
动力学检查
压颈试验:确定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的方法。又称奎肯试验(Queckenstedt test)。压颈试验前应先行压腹试验(Stookey test),检查者握拳深压腹部,CSF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压力迅速下降,说明穿刺针通常且位于蛛网膜下腔。压颈试验有指压法和压力计法,正常情况下压颈后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100~200毫米水柱,压力解除后迅速下降至初压水平。如在穿刺部位以上有椎管梗阻,压颈时压力不上升(完全梗阻),或上升、下降缓慢(部分梗阻),称为压颈试验阳性。
单侧颈静脉压迫试验(Tobey-Ayer test):压迫一侧颈静脉引起脑脊液压力上升,但压迫另一侧颈静脉时压力无变化,称单侧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提示该侧侧窦或颈内静脉有梗阻,如血栓形成等。有颅内压力增高或疑有后颅窝肿瘤者,禁行压颈试验,以免发生脑疝。
常规实验检查
外观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水样液。带色及不透明脑脊液均属异常。血性脑脊液常提示出血,颜色均匀一致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逐渐变淡可能为穿刺损伤出血。血性CSF离心后颜色为无色,考虑为新鲜出血及副损伤;为黄色提示陈旧出血。不透明脑脊液考虑细菌感染引起,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可呈米汤样;放置后出现纤维蛋白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CSF呈黄色,离体后不久自动凝固,一般因椎管梗阻致蛋白质含量过多(>10克/升)所致,称为弗洛因综合征(Froin syndrome)。
细胞数检查
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为(0~5)×106/升。主要为单核细胞。白细胞增加多见于脑脊髓膜和脑实质的炎性病变:白细胞明显增加且以多核细胞为主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加,且以单核细胞为主,见于病毒性脑炎;大量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加为主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脑的寄生虫感染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生化检查
蛋白质:正常人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为0.15~0.45克/升。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结核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é syndrome)、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尤以椎管阻塞时增高显著。脑脊液蛋白降低见于腰穿或硬膜损伤引起脑脊液丢失、身体极度虚弱和营养不良者。
糖:正常成人脑脊液正常值2.5~4.4毫摩尔/升,相当于血糖的2/3。通常<2.25毫摩尔/升为异常。糖含量明显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至中度降低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特别是隐球菌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病。糖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丘脑下部病变等。
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含氯化物120~130毫摩尔/升,约高出血浆20%。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见氯化物含量降低,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增高见于尿毒症和脱水等。
特殊检查
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细胞一般以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后进行染色,通过对细胞成分分析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寄生虫、脑血管病等提供病理、病因诊断依据。
蛋白电泳
CSF蛋白电泳正常值(滤纸法)前白蛋白占2%~6%,白蛋白44%~62%,α1球蛋白4%~8%,α2球蛋白5%~11%,β球蛋白8%~13%,γ球蛋白7%~18%。前白蛋白增加见于脑萎缩、脑积水及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降低见于神经系统炎症;白蛋白减少见于γ球蛋白增高症;α球蛋白增加见于中枢系统感染早期;β球蛋白增加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和退行性病变;γ球蛋白明显增加见于脱髓鞘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正常脑脊液Ig含量低,包括G、A、M、D和E五种。脑脊液Ig含量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细菌、病毒、螺旋体及真菌等感染)、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时IgG和IgA均上升,前者更明显,结核性脑膜炎时IgM也升高。
24小时IgG合成率及IgG指数:[(CSF-IgG—血清IgG/369)—(CSF白蛋白—血清白蛋白/230)×血清IgG/血清白蛋白×0.43]×5,正常值每日小于3.3毫克,大于5毫克可疑,大于10毫克肯定异常。IgG指数公式为(CSF-IgG/血清IgG)÷(CSF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数正常一般为0.3~0.7。脑脊液IgG指数及中枢神经系统24小时IgG合成率的测定,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标志。
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 OB)
脑脊液的OB测定也是检测鞘内免疫球蛋白(Ig)合成的重要方法。一般临床上检测的是IgG-OB,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重要辅助指标,亦可见于其他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酶学检查
正常人由于血脑屏障完整,脑脊液内酶浓度比血清内酶浓度低;当血脑屏障破坏,细胞膜通透性也有改变,使脑脊液内酶量增加,与脑细胞坏死程度和细胞膜的损害程度有关。常见的检测内容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但缺乏特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病原学检查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查病毒抗体,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等。
新型隐球菌检测:临床常用脑脊液墨汁染色的方法,阳性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但敏感性不够高;其免疫学检查包括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的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
结核杆菌检测:脑脊液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常规检查方法。现一般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查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提高结核菌阳性检出率;
寄生虫抗体检测:脑脊液囊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脑囊虫病、血吸虫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其他细菌学检查:脑脊液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不仅能准确地诊断细菌感染类型而且可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