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机体组织不断消耗、免疫功能低下、器官萎缩、生长发育停滞为特征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由食物缺乏与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后者常伴有躯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脓毒血症、结核病、癌症、HIV感染、消化道疾病、肾衰竭、药物滥用等)。病理生理表现为机体因适应性反应引起能量代谢和器官功能低下;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伴氨基酸谱异常;血糖降低伴脂代谢异常和维生素缺乏;PEM亦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与内分泌功能异常。临床上,PEM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水肿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等三种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种器官功能损害。中重度患者慢性常有贫血、头发稀疏、体温降低、血压偏低、心率减慢等。伴有维生素A缺乏者可有干眼症、毕脱斑、角膜软化或夜盲症等。患者血清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和胱氨酸)浓度降低。血浆蛋白、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尿素氮和尿素氮降低,24小时尿肌酐(毫克)/身高(厘米)比值降低,常伴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中华儿科学会制定的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见下表。在多数情况下,当PEM患者病情危重时,优先控制感染与其他严重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逐渐增加蛋白质与能量的摄取,不能进食者予以胃肠外营养,同时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卫生营养的普及教育,尤其注意孕妇、乳母、婴儿、儿童的合理营养供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儿童营养不良症的诊断标准 | |||||||
出生~3岁 | 3~7岁 | 7~14岁 | |||||
Ⅰ度 | Ⅱ度 | Ⅲ度 | 轻度 | 重度 | 轻度 | 重度 | |
主要指标 | |||||||
低体重 | 15%~25% | 25%~40% | 40%以上 | 15%~30% | 30%以上 | 20%~30% | 30%以上 |
身长 | 正常 | 稍减低 | 明显减低 | 正常 | 低于正常 | 正常 | 低于正常 |
腹部皮脂 | 减少 | 明显减少或消失 | 减少 | 明显减少或消失 | |||
颜面皮脂 | 无明显改变 | 稍瘦 | 明显消瘦 | 减少 | 明显减少或消失 | 减少 | 明显减少或消失 |
参考指标 | |||||||
肌肉 | 轻微松弛 | 明显松弛 | 松弛或紧张 | 轻微松弛 | 明显松弛 | 轻微松弛 | 明显松弛 |
皮色/弹性 | 正常/稍苍白 | 苍白/弹性差 | 弹性消失 | 苍白/弹性稍差 | 苍白/弹性差 | 苍白/弹性稍差 | 苍白/弹性差 |
毛发 | 不明显 | 稍明显 | 明显稀疏/易脱 | 不明显 | 明显稀疏/易脱 | 不明显 | 稀疏/易脱 |
精神状况 | 无变化 | 睡眠不安 | 表情淡漠 | 无变化 | 反应差 | 无变化 | 反应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