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经皮通过导管技术关闭室间隔缺损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1988年洛克(Lock)首先运用双面伞关闭室间隔缺损。1994年塞德里斯(Sideris)采用纽扣式补片法关闭室间隔缺损。阿普兰特(Amplatzer)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发明了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膜周部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中国于2001年研制出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应用于临床。
基本操作方法: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行左、右心导管检查,于左前斜45°~60°、头位20°~25°行左心室及升主动脉造影,建立动脉与静脉轨道后,沿股静脉送入输送鞘管,输送鞘管到位后,沿输送鞘管送入封堵器,先后释放左心室侧盘与右心室侧盘,复查左心室及升主动脉造影,确定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返流等,释放封堵器。
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
①膜周部室间隔缺损。通常要求患者年龄3岁以上、体重大于5千克。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为3~14毫米。缺损上缘距离右冠瓣,无主动脉瓣脱垂及明显返流。
②肌部室间隔缺损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③心肌梗死或者外伤后室间隔穿孔。
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禁忌证: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
②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双向分流。
③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脏畸形。
④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操作。
⑤合并其他不适宜手术或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和移位、溶血、残余分流、腱索断裂、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管损伤、感染性心内膜炎、头痛、心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