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

产妇乳汁喂养婴儿时期的药物应用。

药物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婴儿的健康。母乳中的蛋白质是由母亲循环中的底物合成的,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药物可能通过与这些蛋白结合或者与脂肪颗粒表面结合进入母乳。在母乳喂养时药物的风险会发生改变,几乎所有关于母乳喂养对婴儿不良影响的报道均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新生儿和婴儿早期易受母乳中药物的影响。母乳喂养建议基于已知的或相似的药物在成人或儿童毒性作用以及释放入母乳中的药物剂量而制定。虽然大多数药物进入母体以后很可能释放入乳汁,但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往往未知。因此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有文献建议母乳喂养儿摄取的剂量不足母体剂量的10%,应界定为药物暴露无临床意义。

当哺乳期妇女哺乳时,药物由母体血浆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进入乳汁中,而后经婴儿通过吞吸后在消化道吸收。药物通过血乳屏障从母体血液到乳汁的转运,可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药物浓度变化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这是导致药物由母体血液向乳汁转运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②药物分子量,分子量<120的药物极易在血浆与乳汁之间达分布平衡;<200者亦可通过扩散进入乳汁;600以上则不易进入乳汁。
③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从血中转运至乳汁。
④药物蛋白结合率,游离型药物才能通过血乳屏障,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转运至乳汁中的药量很少。

注意事项

选药要慎重,需权衡利弊:尽量减少药物对子代的影响。多数药物在乳汁中分布的量不超过乳母每日用量的1%~2%,但是仍然有一些药物可通过哺乳为乳儿所吸收,可能影响乳儿的发育。

适时哺乳,防止药物蓄积:避免在乳母血药浓度高峰期间哺乳,可在乳母用药前,血药浓度较低时段哺喂婴儿。

哺乳期用药应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和影响小的药物,适时、适量使用。避免使用长效药物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尽量选用短效药物,以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减少药物在乳儿体内的蓄积。

必要时停止哺乳,实行人工哺育:如果乳母必须使用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而此种药物可能对婴儿会带来危害时,可考虑暂时采用人工喂养。

对婴儿有危害的部分常用药物

青霉素抗生素毒性较低,进入乳汁量较少,但可能引发婴儿变态反应。

哺乳期不应使用的药物:抗肿瘤药物、锂制剂、抗甲状腺药、喹诺酮类、甲硝唑及放射性药物等。

哺乳期禁用的药物:氯霉素可造成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四环素和多西环素为脂溶性药物,易进入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会使乳儿牙齿受损及出现黄疸;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在乳汁中浓度较高,会使婴儿听力受损。

磺胺类药物不易进入乳汁,但由于婴儿的药物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肝解毒能力弱,少量药物进入婴儿体内也能产生有害影响,哺乳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抗结核药异烟肼需要长期使用,虽无对婴儿影响的确切资料,但应停止哺乳或改用其他药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