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

骨骼肌的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指随本人意志而执行的运动;不随意运动为不经意志控制的自发动作。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整个运动系统的互相配合和协调是完成各种精细、复杂运动的重要条件。

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其功能为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经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和膝部下行。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在延髓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交叉,止于对侧脊髓前角;仅有少数纤维始终不交叉,陆续终止于同侧脊髓前角。皮质脑干束在脑干各个神经核的平面交叉至对侧,分别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在大脑皮质运动区,身体各部分均有相应的代表位置,其排列呈手足倒置关系,即头部在中央前回最下面,大腿在其上面,小腿和足部则在大脑内侧面的旁中央小叶,为“倒人形”排列。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上肢尤其是手和手指的区域较大,躯干和下肢所占的区域最小。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代表区在旁中央小叶。

2.下运动神经元

包括脊髓前角、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它是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信号的最后通路,其将这些冲动信号组合起来,通过周围神经传递至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由脑神经运动核发出的轴突组成脑神经直接到达所支配的肌肉。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经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到达所支配的肌肉。每个前角细胞支配50~200根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它是执行运动功能的基本单元。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周围性瘫痪。

3.锥体外系统

广义的锥体外系统是指锥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目前锥体外系统的解剖生理尚不完全清楚,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丘脑底核、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前庭核、小脑、脑干的某些网状核及联络纤维等,这些结构组成了多个复杂的神经环路。

狭义的锥体外系统则主要是指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为基底核。大脑皮质发出的纤维,止于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核),由此发出的纤维分别止于旧纹状体(苍白球),旧纹状体发出的纤维分别止于红核、黑质、丘脑底核和网状结构等处,再发出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调节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及反射性运动,如走路时的摆臂连带动作、表情运动、防御反射和饮食动作等。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在运动功能方面不可分割,只有锥体外系统使肌肉保持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统才能完成某些精确的随意运动。

4.小脑

小脑为协调随意运动的重要结构,其通过传入、传出纤维与脊髓、前庭、脑干、基底核及大脑皮质等部位联系,达到对运动神经元的调节作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

病损表现

运动系统病变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瘫痪、肌萎缩、肌张力变化、不自主运动及共济失调等。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一般无肌肉萎缩,病程久可有失用性肌肉萎缩。

皮质型 皮质运动区为一条长带,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肢体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称为单瘫。见于肿瘤压迫、脑血管病。

内囊型 损伤时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见于脑血管病。

脑干型 出现交叉性瘫痪,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见于肿瘤及脑血管病。

脊髓型 横贯性损害时,双侧锥体束受损可出现双侧肢体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见于脊髓炎、外伤或肿瘤。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特点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

脊髓前角细胞 表现为节段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等。

前根 节段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如伴后根损害,则有根性疼痛及节段性感觉障碍。见于髓外肿瘤压迫、脊膜炎或椎骨病变。

神经丛 常累及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迟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疼痛。

周围神经 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出现迟缓性瘫痪,同时伴有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疼痛。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伴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3.锥体外系统损伤

锥体外系统损伤后主要出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如帕金森病;尾状核和壳核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如亨廷顿病等;丘脑底核病变可出现偏侧投掷运动。

4.小脑受损

小脑受损后主要出现平衡障碍与共济失调两大类症状。

小脑蚓部损害 出现躯干共济失调,即轴性平衡障碍。表现为躯干不能保持直立姿势,站立不稳、向后倾倒及闭目难立征阳性。行走时两脚分开、步态蹒跚,呈醉酒步态,睁眼不能改善症状。肢体共济失调及眼震轻,肌张力正常,言语障碍不明显。见于髓母细胞瘤等。

小脑半球损害 一侧损害表现为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动作重于粗略动作,常有明显水平、旋转性眼震,往往出现小脑性语言。见于脓肿、肿瘤、脑血管病、遗传变性病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