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由不同病因、多种病理改变所致的一组临床表现类似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
①尿蛋白≥3.5克/天;
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
③水肿;
④高脂血症。
其中前两项为本病诊断所必需条件。

病因

肾病综合征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左右,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不同年龄引发的肾病综合征其病理类型有所不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儿童中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青年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多见;而中老年以膜性肾病多见。在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儿童因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见;青年女性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而老年人则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骨髓瘤性肾病等多见。此外,感染、有毒有害物接触史、药物食物过敏史等也可导致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作用,这些屏障作用受损致使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形成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内压力增加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均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低白蛋白血症与尿蛋白丢失、肝脏蛋白合成增加不足、肾小管重吸收及降解、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水肿是由于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进入组织间隙,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増加以及RAS系统分泌增加等因素所致。如肾小球病理损伤严重,除了白蛋白以外,血免疫球蛋白(如IgG)和补体成分、抗凝及纤溶因子等也可从尿液中排出,称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引起患者易产生感染、高凝、微量元素缺乏等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时肝脏代偿合成脂蛋白增加和脂蛋白分解减少或脂肪动员增加,致高脂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发生动脉硬化风险增加。

临床和病理表现

主要症状是水肿,特点是先出现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颜面等处,然后出现于下肢(常从踝部开始),多为指压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发展至全身,引起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此外,临床还可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病理改变不尽相同。因此,肾活检对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常见的病理类型特点有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性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好发于儿童,约占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80%~90%,常突然起病,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发病率降低,但60岁后又有增多趋势。病毒感染、药物、肿瘤、过敏等所致者称继发性微小病变肾病。本病15%左右可有镜下血尿。血压大多正常,但在60岁以上的患者,高血压病较为多见。部分成人MCD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90%的儿童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表现为治疗两周左右开始利尿,尿蛋白可在数周内迅速减少至阴性。75%以上成人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达到完全缓解。本病复发率高达60%。约1/3患者可能反复复发或者激素依赖。如长期大量蛋白尿未得到控制,本病约有10%成人MCD患者为激素抵抗型,可能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特点: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和透明脂滴。免疫病理检查阴性。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足突融合,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该病理类型约占中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5%~10%。多为隐匿起病,大量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特点。本病确诊时约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约30%有肾功能减退。75%患者伴有血尿。其他继发原因也可以引起FSGS样改变。

病理特点:光镜下以部分肾小球(局灶)或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发生硬化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免疫病理显示IgM和C3在受累部位呈现节段团块状沉积。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基底膜塌陷,系膜基质增多,电子致密物沉积。根据硬化部位及细胞增殖的特点,可分为五种亚型:经典型、塌陷型、顶端型、细胞型和非特殊型。其中非特殊型最为常见,约占半数以上。多数顶端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塌陷型治疗反应差,进展快。25%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起效慢,平均缓解期为4个月。激素抵抗应加用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能否缓解与预后密切相关。治疗无效或未治疗患者5~8年后约有50%进入终末期肾病。

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约占中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且有逐渐增多趋势。大多数患者是由于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抗体)引起,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约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30%可伴有镜下血尿。老年人需排除恶性肿瘤、药物等继发因素。本病血栓栓塞并发症高,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50%,出现突发性腰痛或肋腹痛,伴血尿、肾功能受损。膜性肾病约有20%~35%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自发缓解。约60%~70%早期膜性肾病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可达临床缓解。对于治疗无反应或复发病例,可改用激素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FK506)联合治疗。肾脏10年存活率约为65%。

病理特征:光镜下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进而有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弥漫性增厚。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后期出现钉突和双轨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本组疾病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30%。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约50%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分为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多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已经罕见,约5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表现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疗反应与其病理改变轻重相关,轻者疗效好,重者疗效差。

病理特点: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增生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免疫病理检查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IgG或IgM沉积为主,均常伴有C3系膜区颗粒状沉积。电镜下显示系膜增生,在系膜区可见到电子致密物。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亦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该类型约占中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0%~20%。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50%~6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血尿,其中少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本病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早,病情多持续进展。多数病例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治疗困难,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可能仅对部分儿童病例有效。多数成人病变进展较快,发病10年后约有50%的病例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病理特点:光镜下表现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系膜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呈现双轨征。免疫病理检查为IgG和C3呈颗粒状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致密沉积物病则表现为基底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

并发症

①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与免疫球蛋白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常见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发的重症感染可以造成死亡,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预防和及时诊治。
②血栓、栓塞并发症: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高脂血症造成血液黏稠、血小板过度激活、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加重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此外,还可见于肺血管血栓、下肢静脉、下腔静脉血栓等。血栓、栓塞并发症是直接影响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和预后。
③急性肾损伤: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肾脏灌注减少,诱发肾前性急性肾损伤。一般经补液、利尿后可得到恢复。微小病变型肾病可发生特发性急性肾损伤,扩容利尿效果差。病理表现为肾间质弥漫重度水肿,肾小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严重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金属结合蛋白丢失可使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缺乏;内分泌激素结合蛋白不足可诱发内分泌紊乱;药物结合蛋白减少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诊断

首先明确是否为肾病综合征;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应积极行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定有无并发症。常见的继发性因素包括: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骨髓瘤性肾病等。

治疗

肾病综合征治疗,包括针对病理改变的特异性(即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及非特异性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核心环节,需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所有的治疗方案要遵循规范治疗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给予正常量0.8~1.0克/(千克·天)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热量保证充分。水肿时应低盐(<3克/天)饮食。

应用药物利尿消肿,包括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如螺内酯)、袢利尿剂(如速尿)。血浆或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仅限于严重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而又少尿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玒受体拮抗剂(ARB)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和直接影响肾小球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减少尿蛋白作用。存在高脂血症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给予降脂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使用原则和方案是:
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毫克/(千克·天),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
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毫克/天时病情易复发,应更加缓慢减量。
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毫克/天)再维持半年左右。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细胞毒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患者。包括环磷酰胺,累积量达6~8g后停药。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是青年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环孢素(cyclosporin A; CsA)治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常用量为3~5毫克/(千克·天),分两次空腹口服,服药期间需监测并维持其血浓度谷值为100~200纳克/毫升。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疗程至少一年。副作用有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停药后易复发,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肾毒性副作用小于环孢素A。成人起始治疗剂量为0.05毫克/(千克·天),血药浓度保持在5~8纳克/毫升,疗程为半年至一年。

麦考酚吗乙酯和来氟米特,可选择性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对部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

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原则上应以增强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为宜。对于是否应用激素治疗、疗程长短以及应否使用细胞毒药物等应结合患者肾小球病理类型、年龄、肾功能和有否相对禁忌证等情况不同而区别对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可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拮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副作用。雷公藤总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可配合激素应用。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防治。包括预防和控制感染、血栓及栓塞并发症、防治急性肾损伤、纠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预后

决定肾病综合征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类型、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如长期得不到控制,则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者常影响预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