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损伤引起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内肾功能快速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实质性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类型。

病因

ATN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缺血)所致,见于有效循环容量下降的某些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降低。二是由各种肾毒性物质引起,包括外源性及内源性毒素。外源性肾毒素以药物最为常见,包括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对比剂(造影剂)等,其次为重金属、化学毒物、生物毒素(某些蕈类、鱼胆等)及微生物感染等。内源性肾毒性物质包括肌红蛋白、血红蛋白、骨髓瘤轻链蛋白、尿酸盐、草酸盐和钙等。其他病因包括血管内溶血、感染等,ATN常发生在多因素综合作用基础上。

病理

典型缺血性ATN好发于远端肾小管,光镜检查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片状和灶性坏死,从基膜上脱落,造成肾小管腔管型堵塞,但肾小管细胞坏死严重程度常常远低于肾功能损伤程度,提示ATN时肾脏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关系不大。肾毒性ATN好发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常较严重。

临床表现

ATN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氮质产物如肌酐、尿素氮等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重者出现多系统并发症,如急性左心衰竭。典型的ATN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肾功能恢复期三个阶段,但也可无明显的少尿期和多尿期。

诊断

主要为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日)迅速下降,同时双肾体积无缩小。病理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如果尿量<400毫升/日,为少尿型ATN;如果无少尿,则为非少尿型ATN。

治疗

ATN并非单一疾病,不同病因、不同类型ATN,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总体治疗原则是:尽早识别并纠正可逆病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肾脏受到进一步损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适当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