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M-Scl抗体

多见于皮肌炎(PM)和系统性硬化症(Scl)相重叠患者的自身抗体。又称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抗体。

1977年,J.F.沃尔夫(J.F.Wolfe)等应用ID法在PM/DM及肌炎与系统性硬化症相重叠的患者血清中首先报道了抗PM-1抗体。此自身抗体因多见于PM患者而得名,但后来研究发现该自身抗体更多见于PM和硬皮病(Scl)相重叠的患者中,故又称为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抗体(抗PM-Scl抗体)。1990年,杰尔皮(Gelpi)等用35S蛋氨酸标记Hela细胞抗原与抗PM-1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做免疫沉淀反应,证实被抗PM-1抗体沉淀的抗原是11~16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分子量22kD~110kD,不含核酸。PM-sc1抗原位于核质、核仁中,其功能尚不了解,但认为位于核仁中的抗原作用可能更重要。

抗PM-Scl抗体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的阳性率均不高如肌炎(8%)、SSc(3%)、肌炎/硬皮病重叠综合征(25%)。虽然仅24%左右的重叠综合征抗体阳性,但是抗PM-Scl阳性者50%患重叠综合征。PM-Scl抗体的阳性率虽然不高,但是几乎所有抗PM-Scl抗体阳性者患均为SSc或重叠综合征,提示PM-Scl抗体诊断价值不高,但有很高的疾病特异性。PM-Scl抗体阳性的SSc中,80%是局限型SSc,20%是弥漫型。女性多于男性,且主要是白种人。有统计资料显示67例非白种人患者,仅5例PM-Scl抗体阳性。对大样本的肌炎或重叠综合征的日本患者分析,未检测到抗PM-Scl抗体。

抗PM-Scl抗体少见于儿童患者。有报道对23例患者中仅5例为儿童,其中3名儿童患者均为硬化性肌炎。14例伴PM-Scl阳性的儿童患者,多数在10岁前以关节症状为主,伴有系统性硬化症的一些特征,如手指反复溃疡、结痂、顶骨溶解,但不出现手及指关节硬化。肌无力及DM的皮肤病变易出现。与典型儿童硬皮病或皮肌炎相比,这14例儿童的疗效差,且慢性化发展。跟踪随访几年发现,14例患者血清中始终是PM-Scl抗体阳性,且效价不随病情波动,甚至在临床缓解期抗体仍阳性。

抗PM-Scl抗体可见于任何年龄组的成年风湿性疾病患者。肌炎及CK升高者占82%、关节炎或炎症性关节痛者占89%。伴关节症状者多于单纯肌炎或硬皮病。关节病变一般累及手、指小关节,可出现侵蚀性病变。雷诺现象也比较常见。此外SSc患者还可出现食管下部蠕动减缓、反流性食管炎、轻度间质性肺炎等,心肌炎、肾脏受损少见。

一般情况下,抗PM-Scl抗体一旦出现,将持续阳性,效价不随病情波动。PM-Scl抗体通常单独出现,极少伴双链DNA及其他可溶性核抗原抗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