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导管术

将特制导管经外周血管插入并送至心脏各部位进行检查、治疗的技术。

发展历史

1929年,德国泌尿外科医生W.福斯曼(Werner Forssmann)在普通X线机透视下,将一根导尿管插入自己的肘静脉并送至心脏部位,完成了首例心导管检查。1953年,塞尔丁格(Seldinger)发明经皮穿刺技术,使心导管插管技术更加简便、安全。1959年,M.索恩斯(Mason Sones)首次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同一时期,J.罗斯(John Ross Jr.)发明房间隔穿刺技术通过股静脉插管进入左心系统。1970年,斯旺(Swan)和冈茨(Ganz)发明漂浮导管经右心导管评估左心功能并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持续监测。1977年,A.格林特齐格(Andresas Gruentzing)首次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随后出现了旋切、激光成形、旋磨、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技术,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推广、应用,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早期,凯恩(Kan)、匹派恩(Pepine)和拉巴迪(Lababidi)等相继报道了将球囊导管扩张技术用于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随之这一技术被应用于所有4个心脏瓣膜,发展至可以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完成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钳夹术、左心耳封堵术、左心室成形术(室壁瘤隔离)、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相继出现,新的导管介入技术还在不断涌现。

分类

按照导管插入部位,心导管术大致可分为右心导管术和左心导管术两类。

右心导管术
穿刺体循环大静脉(包括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等部位进行检查。观察导管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对各部位进行压力测定并留取血液样本测定氧饱和度,据此可判断有无血液分流并计算分流量、肺循环阻力。实施右心导管术检查时还可以进行右心室和肺动脉造影。

左心导管术
穿刺体循环外周动脉(包括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将导管送入左心室进行压力测定并造影。

以心导管术为基础的心血管造影

将猪尾导管送至左心室/右心室、主/肺动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并记录动态影像。心室造影可了解心室大小、心室壁厚度、心室壁运动、心房心室瓣返流、心室腔内附壁血栓等情况并可明确有无心室水平的分流。

肺动脉造影
可明确有无肺动脉瓣返流、肺动脉狭窄、血栓、动静脉瘘。

主动脉造影
可明确有无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开口缩窄、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将特殊端孔导管送至冠状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口,注射对比剂并记录动态影像,可以明确相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有无狭窄、闭塞、动脉瘤、血栓、异常扩张等情况。

以心导管术为基础的检查项目

包括: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髂/股动脉等)造影,血管腔内超声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显像等。

以心导管术为基础的治疗项目

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颅内动脉、肾动脉、主动脉、四肢动脉的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导管化疗和栓塞;二尖瓣及肺动脉瓣球囊扩张、经皮主动脉瓣成形/置换术、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经皮左心室成形术;临时/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的介入封堵,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