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疾病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间隙及位于其中的器官的总称。

为了临床工作方便,纵隔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自胸骨角向后引一条直线至第4胸椎体下缘,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上纵隔又以气管为界,前部为前上纵隔,后部为后上纵隔。下纵隔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心包前为前纵隔,心包所在处称中纵隔,心包与脊柱之间称后纵隔。前上纵隔主要有胸腺、胸内甲状腺,后上纵隔有气管、食管、主动脉弓及其三条头臂血管分支、胸导管、迷走神经等。下前纵隔有胸腺下部、淋巴结、脂肪和结缔组织等。下后纵隔有食管、胸导管、降主动脉及其分支、奇静脉、半奇静脉、迷走和交感神经等。

纵隔疾病包括纵隔气肿、纵隔炎、纵隔肿瘤、囊肿和纵隔疝等。前纵隔常见病变包括胸腺瘤、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和间质组织肿瘤等;中纵隔病变常见于淋巴结肿大、胚胎性囊肿、血管性肿物及血管膨大和膈疝等;后纵隔常见的病变为神经源性肿瘤。

临床表现

①无症状肿物:大多数无症状的纵隔肿物是良性肿瘤。
②压迫或侵犯邻近组织:纵隔肿物或纵隔炎能产生许多症状,胸痛最常见,纵隔组织受牵拉、侵犯或骨组织被侵袭均能产生胸痛。呼吸道受到压迫或侵犯均易产生阻塞性肺炎。也可导致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食管受压或直接受侵可以导致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特征表现为上胸部及颈部的侧支静脉扩张,面部、颈部及上半身水肿及充血,结膜充血和水肿以及脑部症状,如头痛、意识障碍和视觉扭曲。肿物侵犯或压迫神经可产生一系列症状,包括喉返神经受累而致声嘶,交感神经节受累产生Horner综合征,膈肌麻痹导致呼吸困难,以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产生的临床症状。
③全身症状及综合征:发热、厌食、体重下降以及其他全身性症状,此外原发性纵隔肿瘤常合并有多种确定的全身综合征,包括库欣综合征、高血压、男性乳房发育、低血糖及高钙血症。胸腺瘤可合并重症肌无力、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

检查技术

分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和有创获取纵隔组织学标本检查。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包括传统的X线胸片、胸部CT、MRI、胸部超声或内镜下超声检查、核素扫描等。大多数纵隔肿物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终都需要有创性检查来确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BUS-TBNA)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它主要依靠超声探头有效地定位活检针,提高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还可采用纵隔镜或胸腔镜等有创方法取得病理标本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大多肿物采取外科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可进一步改善预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