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的综合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所致。乳糖酶缺乏症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先天性较罕见;继发性见于小肠黏膜广泛病变者;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很常见,与饮食习惯不同所造成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婴儿断乳后小肠乳糖酶基因表达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从而使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直至消失,在成人产生乳糖酶缺乏,由此引起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
乳糖是一种双糖,被小肠吸收前必须通过乳糖酶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未经小肠水解、吸收的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细菌酵解。乳糖及其酵解产物可增加结肠渗透压,吸收水分而引起腹泻。乳糖酵解可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和肛门排气增加。
临床表现
乳糖主要存在于牛奶及其奶制品中。不耐受者饮服后可产生肠鸣、腹胀、腹痛、腹泻、肛门排气增加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乳糖进食量和乳糖酶缺乏程度相关。
诊断
基于慢性腹泻、停服牛乳或含乳糖食物后腹泻消失就可初步做出诊断。乳糖耐量试验异常、氢气呼气试验异常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严重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饮服牛奶及奶制品。下列饮服方法可减轻或消除乳糖不耐受:
①避免空腹饮食牛奶和奶制品。单独饮食易出现不耐受症状,将牛奶与固体食物同食,或在餐中、餐后1~2小时饮服,可减慢乳糖转运,减轻不耐受症状。
②少量多次饮服。不耐受程度因人而异,合理掌握饮服间隔时间和每天摄入总量,可减轻或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③选用酸奶。酸奶中所含的活菌可分解乳糖。
④合用乳糖酶。牛奶或其他制品中加入乳糖酶。
《乳糖不耐受》有1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