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家族性遗传性溶血性血液疾病。简称HS。外周血特点为可见许多小球形红细胞。临床特点为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脾大和脾切除有效。
发病机制
正常红细胞膜内层的60%由膜骨架蛋白支撑,膜骨架蛋白与膜脂质双层内层之间存在微弱结合,该结合具有稳定膜脂双层的作用。HS的红细胞由于膜骨架蛋白和细胞膜之间的垂直连接存在缺陷,导致脂质双层不稳定,未被膜骨架支撑的脂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进而丢失,膜脂质的损失使红细胞表面积减少,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降低,导致红细胞变成球形。HS的发病机制是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分子病变主要涉及膜收缩蛋白、锚蛋白、4.2蛋白和带3蛋白。脾是HS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
临床表现
HS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贫血、黄疸和脾肿大,三者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存在,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症状至极重度贫血。黄疸是患者在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约为50%,严重者需要换血治疗。脾肿大一般为中度,脾肿大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不一定相关。常见并发症为造血危象,如溶血危象、再障危象及巨细胞贫血危象,超过50%的患者并发胆红素性胆结石症。
诊断
根据慢性溶血的症状和体征、血常规示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增高、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的小球形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及阳性家族史,大多数HS可明确诊断。少数HS通过详细的家族史调查或脾切除有效才能确定诊断。极少数HS的诊断需进一步行红细胞膜蛋白或基因的分析。
鉴别诊断
其他疾病也可出现数量不等的小球形红细胞,因此HS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ABO血型不相容性贫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Rh抗原缺乏症等。
治疗和预后
HS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对于中重度HS患者,应常规补充叶酸。严重溶血患者或出现溶血危象、再障危象时应给予输血。HS的预后一般较好,少数可能死于再障危象或脾切除后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