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组系统性受累(皮肤外部位)、侵袭性的CD30阳性的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旧称Ki-1淋巴瘤。其中存在染色体2p23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LK)易位的ALCL,称为ALK阳性ALCL。
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被列为一种单独的疾病。临床上,ALK阳性ALCL常见于儿童和年轻成人,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经过含有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其预后优于ALK阴性ALCL以及其他亚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本病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好发于儿童及年轻成人,其中位年龄为30岁,明显低于ALK阴性ALCL(中位年龄为55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的B症状。54%的患者仅有淋巴结受累,其他常见的结外器官受累可包括骨、骨髓、皮肤、肝、脾等。65%的患者就诊时为晚期(Ⅲ~Ⅳ期)。
本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是肿瘤由大细胞组成,细胞核常呈马蹄形或肾形,核仁明显,即“标志细胞”;免疫组化提示CD30及ALK阳性,且B细胞表面标志阴性可诊断本病。最常见的易位是t(2;5)。
含有蒽环类药物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或CHOP样方案(如加用依托泊苷的CHOEP方案)是治疗的一线选择。对于不能耐受6个周期化疗的局限期(Ⅰ/Ⅱ期)患者,短疗程化疗联合放疗是一个替代选择。年龄大于40岁且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患者预后不佳,对这些患者建议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难治的患者可考虑应用抗CD30单克隆抗体、其他二线化疗方案或ALK抑制剂。ALK阳性ALCL预后较好,预计5年生存率70%~90%,优于ALK阴性ALCL及其他亚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