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一些心理能力退行性变化的现象。
一个人适应环境的心理能力是和同龄人的平均情况相比较而言的。心理老化因人而异,它不与生理衰老过程相平行,也不是生理老化的必然结果,但心理老化对机体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比生理老化更为重要,可以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原因和特点
随着衰老,心理老化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躯体疾病、个人遗传因素、体质和个体性差异,不同的社会经历、家庭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修养、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心理老化可有以下表现:
①与生理老化相联系的认知能力的变化,如感觉、知觉能力的衰退,记忆能力的衰退等。对近期事物容易遗忘,近期记忆保持效果差,而对远期记忆保持效果好,对往事的回忆准确而生动,对久远时代印象深刻的事物和知识技能往往记忆犹新。机械性记忆能力下降,在理解性、逻辑性记忆方面保持较好。
②在认知方面,包括记忆、语言思维,随着记忆减退和反应缓慢,说话、阅读和书写的速度也减慢,语言的流畅性降低,话到嘴边说不出,说话和写字时往往出现找词困难和提笔忘字。思维老化出现相对晚些,思维活动变得缓慢,其灵敏度、灵活性、变动性下降,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变差,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老年人普遍缺乏柔韧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增龄而下降。
③个性改变。个性的内涵很丰富,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心、兴趣爱好和性格,而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内容。老年人欲望和要求日益减少,兴趣范围变得狭窄,缺乏主动性,不愿改变现状,办事固执己见、多疑嫉妒,或沉默寡言、孤僻自卑。由于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影响人际关系。
④情感改变。情感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人在满足时会产生正性情绪,如高兴、愉快,反之会有负性情绪,它易促发疾病,导致病情恶化。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保守、迟钝,情感活动贫乏。情绪趋向不稳定,常表现易兴奋或激惹,喜唠叨,常因些小事与人争执不休,或有情绪低落、缺乏生活热情、忧郁、自卑、愤怒及不安等消极情绪,情绪变化后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应对策略
对于老年期发生的心理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年丧失观认为,人的心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进入老年后,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毕生发展观则认为,心理和行为变化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发展,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统一,强调老年期积极、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老年人要在正视现实、承认衰老的同时,坦然面对退休、疾病、身体功能下降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心理问题,重视和培养新的生活方式,克服孤独和恐惧心理。在精神和体能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松情绪,坚持用脑,找回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多和社会接触,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和活动,不断地培养自己积极的情感和意志、自信心,克服自我颓废的心理状态,追求生活乐趣,控制和克服消极情绪,以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