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牙列缺失。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2010年全球约有1.58亿人口患病,占全球人口的2.3%。一般多发生在老年时期,女性多于男性。须用总义齿修复恢复原有功能。造成无牙颌的主要原因有龋齿、牙周病、老年的生理退行性改变、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等。
无牙颌后上下颌骨的骨组织和软组织都将发生改变。上、下颌骨的主要变化是牙槽嵴萎缩。牙槽嵴的吸收率在缺牙3个月内最快,大约6个月后显著下降,拔牙两年后吸收速度趋于稳定,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持续终生,稳定在每年约0.5毫米的水平。上颌牙槽嵴吸收方向呈向上向内,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吸收多,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下颌牙槽嵴吸收方向为向下和向外前,与上颌是相反的结果,下牙弓逐渐变大。同时面型也相应的有所改变,常表现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钝,面下部高度减短等。因牙槽骨吸收,牙嵴的唇、颊面及舌面的肌肉、系带、黏膜等软组织与牙嵴顶接近,甚至与之齐平。唇、颊沟变浅,肌肉失去正常张力和弹性。黏膜变薄失去韧性。唇、颊因失去牙列支持而内陷,面部皱纹加深,面容苍老。舌因失去牙列的控制,逐渐向前向外扩展而超过牙嵴顶,和唇、颊组织接触,甚至充满整个口腔。因全部牙缺失,上、下颌骨间失去支持,颌间距离减短,髁突向后上移位,使关节和咀嚼肌的共济失调,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进而可以产生器质性损伤。
无牙颌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全口义齿修复是解决无牙颌患者缺牙问题、恢复牙齿功能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组成,在修复时需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全口义齿修复的原理、原则,采用适当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