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线虫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太平洋岛屿及中国台湾省,广东、海南、浙江等地也有病例报告。
病原学
广州管圆线虫由中国的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首先在广州的鼠类体内发现。是寄生在鼠肺动脉内的一种线虫,乳白色,表面光滑,成虫在鼠肺毛细血管内产卵,并在鼠肺内发育成为成熟卵后第一期幼虫从卵内钻出,进入呼吸道,沿气管移行至咽喉,再吞入消化道,随粪排出。幼虫被软体动物(中间宿主)吞食或主动钻入其血液、内脏、肌肉等处发育,感染2周后,经过2次蜕变,成为第三期幼虫,对人和鼠具有感染力。人吞食后致病。
临床表现
在人体内病变集中在脑组织,虫体移行引起的组织损伤,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和肉芽肿性炎性反应。本病潜伏期为3~36天,主要表现头痛、项强直,伴有恶心、呕吐,重者出现惊厥或昏迷,亦可发生视力障碍、瘫痪,偶可导致死亡。
诊断
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混浊,白细胞数多达(0.5~2.0)×109个/升,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达20%~70%,在患者脑脊液中可找到幼虫或童虫。
治疗
噻苯达唑治疗有效。加强卫生宣教,改变吃生螺习惯,不吃被陆生螺类爬过的蔬菜、瓜果,积极捕杀鼠类都有助于本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