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中国属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又称黑死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传给人,造成人间鼠疫。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是主要传染源。肺鼠疫患者痰中含大量病菌,亦为重要传染源。病原体可借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染动物或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临床表现
潜伏期2~7天,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至3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可延长至9~12天。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全身毒血症症状及出血,剧烈头痛、心动过速、呕吐、颜面潮红、球结膜高度充血,步态蹒跚似醉酒状。皮肤黏膜常有瘀点、瘀斑,并可有鼻衄、咯血、呕吐及尿血等。临床表现多为腺鼠疫和肺鼠疫,鼠疫血流感染多系继发性,其他少见的有皮肤鼠疫、肠鼠疫、脑膜型鼠疫、扁桃体鼠疫及眼鼠疫等,伴有相应症状。
①腺鼠疫:最常见(占85%~90%),多见于流行初期。淋巴结迅速肿大为特点,伴局部明显红肿热痛,如治疗不及时,可化脓溃破,溃破后伤口愈合很慢。
②肺鼠疫:多见于流行期高峰。可原发或继发;初发病例多为继发于腺鼠疫患者。原发性肺鼠疫起病急,寒战高热,伴明显毒血症及呼吸道症状,患者常因休克、心力衰竭、出血而于1~3天内死亡。临终患者因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全身皮肤高度青紫,故又称黑死病。
③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是最凶险的类型。临床表现为过高热或体温不升,谵妄或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坏死或腔道出血。若不立即抢救,可于数小时或2~3天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0%。因紫绀及皮肤出血坏死,死亡后皮肤呈黑色。
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学资料、上述临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血、痰、淋巴结穿刺液等培养出病原体或动物接种分离到鼠疫杆菌即可确诊;血清学试验仅用于回顾性诊断,首发病例必须有细菌学检查证实。
治疗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隔离。并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抗菌治疗,即使肺鼠疫或暴发型鼠疫也可转危为安,病程晚期任何药物均难奏效,故疑诊鼠疫应立即抗菌治疗。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均具良好疗效,青霉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如头孢菌素)对鼠疫无效。以联合应用链霉素和四环素为首选,其次为链霉素加氯霉素。磺胺药为抑菌药,宜作备用药。严格隔离患者,加强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严重毒血症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