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骨和关节剧烈疼痛为特征。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另有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分别有明显的出血或休克等危重征象,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有人视之为登革热的严重型,但其发病机理有其特殊处。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森林中的灵长目动物也可能作为传染源。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型登革病毒有持久免疫力;对异型登革病毒有短暂免疫,仍可传染而发病。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在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大洋洲、加勒比海地区、拉丁美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中国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流行季节在5~11月,高峰在8~9月。地方性流行区,由于成人多数已有免疫力,儿童发病多。新流行地区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患病,可引起暴发流行。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热病毒科,是单链RNA病毒,病毒由包膜、衣壳和RNA组成。分为四种血清型。包膜蛋白中含有血凝素抗原、中和抗原等,可诱生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还可诱生增强性抗体,与登革出血热发生有关。病毒可在1~3日龄乳鼠脑、原代地鼠肾细胞、猴肾细胞和伊蚊胸肌细胞等分离及培养。登革病毒对热敏感,在56℃经30分钟或0.05%甲醛液、乙醚、紫外线均可灭活。

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侵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关于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发病,曾有多种解释。例如有人认为它们的发病是由毒力较强的病毒型造成的。但DHF和DSS主要见于有多种血清型流行的地区,最多见于易多次感染的儿童,以及婴儿体内尚怀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时。因此可能是在发生重复感染时,针对前一型病毒的抗体未能中和后一型的病毒,但这再次感染引起的回忆应答却足以产生大量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促进病毒大量进入单核细胞,在其中繁殖,刺激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血管活性介质和促凝血物质,引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休克和多器官损伤。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5~8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迅速上升到39℃以上;剧烈头痛、眼眶后痛、背痛、肌痛、骨和关节痛、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和淋巴结肿大。热程持续5~7日。可出现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皮疹和皮肤瘀点或瘀斑。病程为7~10日。DHF和DSS可表现全身严重中毒症状,有高热、剧烈头痛、肝脏肿大和压痛;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脑出血等;以及休克。部分病人可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昏迷、抽搐、颈强直、呼吸骤停而死亡。为脑炎、脑水肿、脑出血所致。

诊断

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典型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检测有特异性IgM抗体即可确诊。又可用补体结合法、血凝抑制法、免疫荧光法和中和法检测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如有条件可取早期病人血清接种乳鼠或白纹伊蚊传代细胞中分离病毒。

治疗

无特效药物。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出血严重时应输新鲜血或血小板及防治DIC。出现休克时应给予抗休克治疗。

预防

消灭伊蚊和预防其叮咬,应用包括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的疫苗,均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