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由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经过可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至脑膜炎、脑炎等程度不等的表现。正常人感染病程具自限性,预后良好,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则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本病实为动物源性的传染病,LCM病毒的天然宿主为褐家鼠。

流行学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一般呈散发,以秋冬季为主。美国成年人的感染率约为5%。实验室的意外感染可致本病的暴发流行。国内很少有本病的报道。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小褐家鼠、田鼠,野生啮齿动物也可作为传染源。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实验经常使用的各种大鼠、小鼠也可携带病毒。病鼠的尿、粪、唾液、鼻分泌物等中均含有病毒,使尘埃或食物受染,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使人感染;与病鼠的皮毛、排泄物接触也可感染发病;另有证据表明实体器官移植传播、母婴传播也是该病的传播方式。男女老幼均具易感性,年长儿童及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实验室工作者、动物饲养者等的患病机会较多,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均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病原体

LCM病毒为RNA病毒,大小为40~60纳米。在形态学和血清学上与拉沙病毒、Machupo病毒、Tacaribe病毒等相似,故亦属于沙粒病毒(arenavirus)。病原体有许多致病性不同(亲不同组织性、毒力等)的型别,但各型具有相同的组特异性抗原。病毒在56℃1小时可被灭活。在乙醚、甲醛、紫外线及pH<7时均易被破坏。在50%甘油、-70℃可长期保存。本病毒在鸡胚或鼠胚纤维母细胞组织培养中能够生长,对小鼠、白鼠、豚鼠、田鼠、兔、猴等均具致病力。

临床表现

本病以隐匿性感染为主,发病者的潜伏期为6日至数周,临床表现多样。

流感样型
起病大多急骤,发热可达39℃以上,伴有背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诉有恶心、呕吐、畏光、淋巴结肿痛、腹泻、皮疹或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病程2周左右,偶有复发。病后乏力感可持续2~4周。

脑膜炎型
可出现于“流感样”症状后(常有短暂缓解期),或直接以脑膜炎症状开始。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除幼儿外,惊厥少见。神志一般无改变。病程约2周。

其他
脑膜脑炎型、脑脊髓炎型等罕见,表现为剧烈头痛、谵妄、昏迷、惊厥、瘫痪、精神失常等。部分病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语、失聪、蛛网膜炎、不同程度的瘫痪、共济失调、复视、斜视等。本病偶可并发睾丸炎、腮腺炎、肺炎、关节炎、孕妇流产、先天性视力丧失等。

在器官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本病表现为高热、肌痛、出血倾向等出血热样综合征,一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诊断

有与田鼠、小白鼠接触史,或住处有鼠和附近有同样患者,“流感样”症状暂时缓解后,继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者,脑脊液中增多的细胞几乎全为淋巴细胞,氯化物正常而糖相对减少者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确诊有赖于血清学试验或病毒分离。

本病易与流感、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混淆,应依流行病学资料、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作出鉴别。因周围血液中可出现少量的异常细胞,故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脑膜炎的患者相混淆,但后者的异常淋巴细胞总数可达10%以上,且嗜异性凝集试验每呈阳性,EB病毒抗体(IgM型膜壳抗体)亦多为阳性。

治疗和预防

本病无特殊治疗。头痛较剧时给予对症处理,脑压增高者则可采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器官移植等免疫缺陷者感染LCM可通过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等方法尽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并可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消灭家鼠,避免进食可能被鼠类污染的饮食,实验工作者应加强个人防护。患者无需隔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