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听增强

不常见的、可能由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引起的、听自己的说话声和呼吸声明显增强的症状。

简史

自听增强“autophonia”一词由前缀“auto”自动和词根“phonia”音组成。1867年,J.哈戈首次报道了自听增强,认为其由咽鼓管扩张症所引起。自此,“自听增强”被确认为一个医学领域的概念并被后世沿用。至1981年,A.F.奥康纳及其同事整理其间的文献,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2007年,德国A.奥尔特霍夫报道了一例运用肉毒杆菌毒素鼻旁肌肉注射成功治疗自听增强的病例。学者尔特霍夫详细记录了该病人的病情:45岁的女性音乐家患有右侧耳咽鼓管异常开放症20多年,鼓膜切开术并不能对她有任何积极意义,因为自听增强使她的生活质量很糟糕。文献显示诊断时外耳道的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未见明显异常,但动态鼓室压测量测得患耳的声反射为:220赫为65分贝声压级,其周期是20秒,是唯一异常的指标。后通过密切随访发现病人不存在吞咽困难、发音障碍、构音障碍等方面的异常。接着在2010年英国M.戈德博尔及其同事报道了3例神经性厌食症后的自听增强患者,研究发现通过增加患者体重的保守治疗能使患者的自听增强痊愈。并认为声导抗测试、听觉诱发电位、脑部CT和脑部RMI等检查都不适用于自听增强的诊断。此外,戈德博尔及其同事发现自听增强和妇女妊娠期、咽鼓管功能异常开放以及血清雌三醇水平的升高有密切关联。自听增强的定义和病因已经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认可和沿用,在其诊断时也有2篇文献较为一致地认为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等不适用,但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显示哪一项检查才是具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不得不提的是,现存的有限的医学文献在其诊疗方式上尚没有较为一致的可行的结论和具有指导意义的诊疗流程和诊疗方案。

流行病学

截至2021年,患病率尚无明确报道。但学者认为妇女妊娠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脑部或喉部术后或治疗创伤期、神经肌肉疾病、心理压力重等能使发生自听增强的风险增高。通过有限的医学文献来看,随着耳鼻咽喉科学学者的努力和学科的发展,自听增强医学概念和病因已得到一部分学者的沿用和认同,但是极其匮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发病率不明。其统一的诊疗金标准和诊疗方案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病因

常见的如迅速体重下降、妊娠期、雌激素治疗、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颅骨骨折、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射线治疗后、饮食失调病人等可出现自听增强,用药后尤其是如利尿剂、减充血剂、口服避孕药等常可引发自听增强。有调查表明,自听增强的异常临床状态能对患者产生巨大的负面的心理影响,如变得沉默寡言,觉得十分伤心等。

临床症状

核心特点是类似于中耳积液症状的持续性耳堵塞感。可能还伴有和呼吸声一致的耳鸣声、耳闷症状以及受影响耳感觉迟钝等症状。耳内镜下可见鼓膜振动和呼吸频率一致。

意义和影响

自听增强是一个动态的临床状态,它与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身体其他多种疾病的发生、多种药物的使用、患者不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仅有一篇文献显示自听增强能变成患者的巨大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需要用简单、实用、精确的方法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意义重大。此外,有一篇相关的医学研究发现调整饮食等生活方式,改善患者健康状态能提高患者康复的可能性,但是调整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自听增强康复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