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力减退、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骨迷路原发性局灶性疾病。其特点是迷路骨结构中出现散在的骨质吸收区,由附于血管的疏松海绵状骨代替原有的正常骨质,随后又骨化变硬,听力逐渐减退。病灶好发在卵圆窗前方。若侵及镫骨环韧带使镫骨固定,则发生进行性传导性聋。少数病变侵及耳蜗则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耳硬化症多开始于青年期,女性患者较多。病理改变为耳囊的慢性炎症反应,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病因
遗传因素
此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其中家族史阳性者占50%~60%,欧美白种人发病率为黑人的10倍。
内分泌因素
青春期前或50岁以后才出现听觉障碍者是少数。女性患者在妊娠期或分娩后出现听力障碍或症状加重者占50%。
免疫学因素
耳硬化症溶骨期病灶中可查到抗体IgG、IgA和补体,免疫组化检查证实有麻疹病毒抗原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耳硬化病灶中有麻疹病毒相关序列等,从而考虑此病为麻疹病毒感染性免疫性疾病。
其他
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疾病、酶学说等。
临床表现
主要是进行性听力减退,耳鸣次之,此外少有眩晕。早期的听力障碍为传导性的。一般先侵犯一耳,然后波及另一耳,症状逐渐加重。听觉倒错也常出现,自觉在嘈杂环境中听力反倒好些。这是说话响度提高的结果,也称为威利斯听觉倒错。
诊断
镫骨活动试验为阴性,表示镫骨固定。纯音听力曲线中,早期患者以低频气导听力下降为主,损失在25~40分贝。病变中期的听力曲线平坦,骨导曲线在25~30分贝,有“V”形切迹,以2000赫兹最明显,气导曲线在40~60分贝水平。晚期高频气导听力损失较显著,可达90分贝,骨导损失在30~45分贝,为混合性聋。颞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较清晰地显示骨迷路包囊、两窗区或内耳道骨壁上出现界限分明的局灶性硬化改变,有助于诊断。
治疗
手术是恢复或改善听力的最佳疗法,手术方法有镫骨手术或外半规管开窗术,治疗时应慎重选择手术方法。不能或不愿手术者,佩戴助听器也能获得较好的听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