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骨质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总称。除原发于鼻咽的肿瘤外,经鼻咽顶壁、顶后壁或侧壁侵入鼻咽部的肿瘤也可首次发现于鼻咽部,可能被误诊为鼻咽肿瘤。人体咽部从上至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位于咽顶部,上邻颅底,向下以软腭为界连接口咽,向前经后鼻孔通鼻腔,后方为第1、2颈椎前壁,左右两侧有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和咽隐窝等结构。两侧中耳腔经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
主要表现为鼻咽部占位(堵塞)性的症状,如:
①鼻塞、鼻涕后流、睡眠打鼾。由新生物(肿瘤)堵塞后鼻孔所致。根据堵塞的程度,有单侧、双侧堵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堵塞之分。
②闭塞性鼻音。由于后鼻孔堵塞导致鼻腔、鼻咽腔共鸣作用减弱或消失所致。
③耳闷或听力下降。由于肿瘤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负压或积液所致。
④嗅觉减退。双侧后鼻孔完全性堵塞可因鼻腔气流受阻,外界气味不能到达鼻腔嗅黏膜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
鼻咽良性肿瘤
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鼻咽良性肿瘤为鼻咽血管纤维瘤。常见于青年人,男性多见;肿瘤血管粗而丰富,一旦破损,出血量很大且难以用一般鼻腔填塞法止血,故又有“男性青春期出血性血管纤维瘤”之称,肿瘤一般在患者25岁以后生长变缓甚至逐渐消失。虽然手术彻底切除较大的、侵入深部结构的肿瘤比较困难,术后复发率较高,但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他鼻咽良性肿瘤有:
①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口咽和喉咽,偶尔原发于鼻咽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来源于黏膜,一般位于鼻咽顶侧壁,不向深部侵犯,极少癌变。只有儿童乳头状瘤极少数可恶变。肿瘤外形不一,可单个或多个,带蒂或无蒂。因一般仅数厘米大小,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被发现。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预后良好。
②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偶尔见到毛细血管瘤或蔓状血管瘤。多数鼻咽血管瘤为口咽血管瘤向上蔓延所致。瘤体一般基底宽、无蒂,表面隆起,颜色青蓝或紫红,质地柔软,压迫后可变形。纤维鼻咽喉镜或后鼻镜检查即可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病理切片检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可选择冷冻疗法、硬化剂注射、电凝固疗法、放射治疗、血管栓塞疗法(对供血血管粗大的血管瘤有效)和手术切除。
③颅咽管瘤。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颅咽管封闭不全,内部残留的上皮形成的囊袋状肿物。肿瘤组织可分为牙釉质型和鳞状乳头型两种,以前者较多见,主要发生于儿童。X线照片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常可见到蝶窦甚至蝶鞍和翼突的骨质破坏,瘤组织中可见散在的钙化灶为颅咽管瘤的显著特征;显微镜下,几乎所有的颅咽管瘤组织中均可见到钙化灶。患者可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和嗅觉障碍等症状,同时有颅内病变者,可表现出相应部位颅神经受累的症状。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④良性组织细胞瘤。是由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以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以纤维母细胞为主者,称为纤维组织细胞瘤;以组织细胞为主者,称为组织细胞瘤。肿瘤有假性包膜,多见于躯干、四肢、肺部或泌尿生殖系统,极少发生于鼻咽部。
鼻咽恶性肿瘤
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鼻咽恶性肿瘤为鼻咽癌。多数原发于鼻咽部的咽隐窝,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台湾等省,虽然其发病机理未明,但因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家族聚集性,提示其发病有遗传因素的参与,也有学者认为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鼻咽癌细胞一般对放射治疗敏感,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或放疗后癌灶残留者,有时也辅以手术治疗。其他鼻咽恶性肿瘤有:
①鼻咽脊索瘤。脊索瘤起源于脊索胎盘性残留组织,为生长缓慢的先天性低度恶性肿瘤,可根据发生部位分为颅部、脊椎部和骶尾部。鼻咽脊索瘤多数为颅部脊索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为2∶1。鼻咽脊索瘤位于颈椎前面,鼻咽后壁软组织的深部,早期无明显症状;瘤体长大后可出现局部占位的症状;因肿瘤常破坏颅底骨质,可出现相应颅神经受损的表现。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有广基的肿块,表面覆盖正常黏膜,质地柔软,或有囊性感。鼻咽、颅底X线照片、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发现鼻咽占位性病变和颅底骨质破坏。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可辅以放疗。脊索瘤对化疗不敏感。
②恶性组织细胞瘤。肿瘤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异形性明显,除局部占位和侵蚀产生的相应症状外,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术后放疗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