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气味的感知能力、辨别能力、识别能力较正常降低或功能减退的症状。
病因
嗅黏膜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空气污染、烟雾、病毒、细菌、某些毒物等,均可导致嗅上皮损伤,引起嗅觉功能的下降。此外嗅觉中枢系统的病变(神经退行性变、肿瘤、外伤等)亦可引起嗅觉减退。嗅觉减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①鼻腔气流被肿物等阻塞,嗅素不能很好到达嗅区。
②嗅区黏膜肿胀或表面黏液成分改变,影响了嗅素与受体的结合。
③嗅神经元的减少及化生,以及神经传导通路的损伤。
④嗅觉中枢损伤或退行性变等。
临床表现
患者感觉为对气味的感知能力、辨别能力、识别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变差,但仍存在。例如,需要较高浓度气味刺激才感知气味,对不同气味或某些气味的辨别、识别能力降低。鼻内镜可观察鼻黏膜、嗅黏膜状态等情况,有时可以发现鼻腔结构异常、新生物等。Sniffin’ Sticks、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表现为得分较正常减低;嗅觉诱发电位、嗅电图等可能出现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等。鼻腔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嗅觉通路MRI/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术(PET)等检查可评估嗅觉系统结构及代谢等改变;嗅黏膜活检可获得嗅神经元及支持细胞的数目、状态等信息,但由于嗅上皮在鼻黏膜中为岛状分布,因此嗅觉减退患者嗅黏膜中嗅神经元数量可以减少或正常。
诊断
临床上主要结合病史、查体、嗅觉评估及影像学评估等结果做出诊断。
治疗及预后
尽管嗅神经元有一定再生能力,但临床上治疗嗅觉减退的方案有限,整体疗效欠佳。明确病因后,部分如阻塞或炎症引起的嗅觉减退在解除梗阻及规范抗炎治疗后症状多可改善。而外伤、特发性等类型嗅觉减退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现阶段临床治疗嗅觉减退主要方案包括药物、手术、嗅觉训练、针灸等。
由于嗅觉系统具有可塑性,反复给予气味刺激对于嗅觉功能的恢复及预防嗅觉减退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戒烟、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对于预防嗅觉减退均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