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厥

以饥饿或运动后突发心慌、软弱、冷汗、面白,甚至晕厥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本病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低血糖症、倾倒综合征。

饥厥的发生,主要由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致脾胃虚弱;或素体脾胃虚弱,加之其他因素导致正气受损,心脾两虚;或饮食不节,湿热互结等原因致气血不能上荣,心神失养或湿热蒙蔽心神而发为厥证,轻则汗出心悸,重则虚脱。

本病的病理基础以虚证为主,也可虚实夹杂,脏腑定位重点在心脾。轻者心脾两虚,重者阳气虚衰,甚至阴精枯竭,阳气耗散。治疗以补虚为主,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分别施以疏肝、养心、健脾、益气、固脱等治则。

常见证型:
①肝郁脾虚证。症见心情抑郁,顾虑多端,急躁易怒,乏力自汗,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四肢震颤,心悸失眠,善饥多食,得食后诸证缓解,舌淡苔薄白,脉弦或弦数。治宜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
②心脾两虚证。症见乏力自汗,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四肢颤抖,腹胀肠鸣,排便急迫或腹泻,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逆,脉细弱或数。治宜益气健脾,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③湿热闭窍证。症见酒癖暴饮之后,多汗,嗜睡,神昏,目僵,苔黄腻,脉滑。治宜清利湿热,化浊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合玉枢丹加减。
④暴脱亡阳证。症见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精神疲惫,声短息微,或神志不清,呼吸减弱,舌卷少津,脉微欲绝。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用参附汤加味。

饥厥的预防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过度饥饿和各种不良情绪影响,适当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