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咽喉或口腔,随即咽下或酸水在胃、食管间吐之不出、咯之不上的病证。
现代医学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疾病以吞酸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论治。
吞酸的发病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景岳全书》中“凡肌表暴受风寒,则多有为吞酸者”和《证治汇补》中“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的相关记载,后世医家高鼓峰在《医学心法》中又对吞酸的病机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均说明了吞酸的主要病因:因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湿浊内停,郁而成酸;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伤及脾胃,湿热内生,从热化酸;或因肝气郁滞化火,乘脾犯胃,而致吞酸;或因脾胃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而致嗳腐吞酸。
吞酸的辨证,临床上主要辨其寒热。
①热证:症见吞酸,心烦,口苦口干,或渴,胃脘胀满,嗳臭腐气,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左金丸加减。
②寒证:症见吞酸,或兼脘腹隐痛,胀闷,或嘈杂,或吐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喜温喜按,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治宜温中散寒,和胃制酸。方用六君子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
预后及调护:吞酸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发病日久,损伤食管,热灼胸膈,势将发生胃灼热、胸痹、噎膈等症,故不可轻视吞酸。吞酸多可因寒饮、甜食或忧思郁怒而发,故饮食宜清淡、情志宜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