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

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

肺胀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汉代《金匮要略》描述此病的主证是“咳而上气”,并出其方治。隋代《诸病源候论》记载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肺气本虚,复为邪所乘。后世医籍多将此病附载于肺痿、肺痈之后,有时亦散见于痰饮、喘促、咳嗽等门,在认识上不断有所发展,如《丹溪心法》提示此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张氏医通》认为此病实证居多。《证治汇补》认为此病有虚有实,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说明对肺胀应分虚实辨证施治。

现代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表现为肺胀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病情缠绵,时轻时重。病久可见面色、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胸水,腹水,甚至喘脱等危重证候。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因肺系疾病迁延日久,逐步发展所致。由于久病肺虚,痰瘀潴留,肺不敛降,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复发加剧。其病情变化往往由肺及脾,使脾失健运,导致肺脾两虚,亦可肺虚及肾,肾不纳气,致使气喘日益加重。且肺与心脉相通,肺虚治节失职,久则病及于心。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兼见,交相为患。一般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至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

辨证论治

辨证以虚实为纲,总属本虚标实,一般外感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标实为外邪、痰饮、瘀血、气滞为主,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本虚为肺、脾、肾虚损,应辨脏腑阴阳之偏重,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后期气虚及阳,导致阴阳两虚。

论治的原则:治疗当根据感邪时标本虚实的不同,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法则。标实者根据病邪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祛瘀甚至兼顾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当以扶正为主,当以补益心肺、健脾益肾为主。须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常见证型:
①外寒里饮证。症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周身酸楚,头痛,恶寒,无汗,舌质黯淡,舌苔白滑,脉浮紧。治宜温肺散寒、化饮降逆,常用小青龙汤加减。
②痰浊壅肺证。症见胸满,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遇劳加重,畏风,易汗出,胃脘痞闷,纳食减少,便溏,倦怠乏力,舌质淡或淡胖,苔薄腻或浊腻,脉滑。治宜燥湿化痰、降逆平喘,常用三子养亲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
③痰热郁肺证。症见咳逆喘息气粗,胸满,咯痰黄或白,黏稠难咯,身热,烦躁,目睛胀突,小便黄,大便干,口渴欲饮;或发热微恶寒,咽痒、疼痛,身体酸楚,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越婢加半夏汤合桑白皮汤加减。
④痰蒙神窍证。症见神志模糊,表情淡漠,胡言乱语,兴奋激动,烦躁不安,或嗜睡,甚则神志昏迷,或伴见全身肌肉颤动,四肢抽搐,咳嗽气逆喘促,痰黏不易咳出,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治宜涤痰开窍熄风,常用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⑤肺肾气虚证。症见呼吸轻浅,气短难续,语声低微,语气怯懦,甚则张口抬肩,喘息急促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痰少不易咳出,胸闷,心悸,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后余沥,或咳则小便自遗,舌淡或紫黯,苔白润,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治宜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常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⑥阳虚水泛证。症见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胀满有水,胃脘痞闷,纳差,尿少,畏寒,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化饮利水,常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肺胀的预后和转归与患者的体质、年龄、病程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因此病多属渐积而成,病程缠绵,经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老年患者发病后若未及时控制,极易发生变端。若见气不摄血,咳吐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或痰迷心窍,肝风内动,谵妄昏迷,震颤,抽搐;或见张口喘气,神昏冷汗,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则为阳气欲脱之危候,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护

此病的预防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防止感冒。尤其秋冬季节气候变化之际,需避风寒,适寒温,节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情志,保持乐观。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主,忌食辛辣香燥,生冷发物。吸烟者应戒烟,有水肿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