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

由结核杆菌所致的皮肤感染。结核杆菌可直接侵犯皮肤,也可由内脏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经血行或淋巴管侵及皮肤后引起皮肤损害。

分类

由于机体免疫力、结核菌数量、毒性及入侵途径的不同,皮肤结核在临床表现各异,有多种类型。

1.寻常狼疮

最常见,结核杆菌从外界侵入皮肤而发病。好发于面颊部、鼻部等。基本损害为粟粒至豌豆大,苹果酱色或褐色的结节(狼疮结节),逐渐发展,扩大,相互融合,成境界清楚的斑块(图1)。皮损可破溃,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病程慢性,呈进行性破坏性,边缘活动,而中央为萎缩性瘢痕。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2.疣状皮肤结核

结核杆菌通过细小伤口侵入皮肤。以皮损进展缓慢、呈疣状增生为特点。好发于手背、臀及小腿等。损害初起为暗红色小结节,逐渐增大形成疣状增生的斑块,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有鳞屑或痂皮(图2),可有脓液排出。损害逐渐向周围发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瘢痕。皮损单发。自觉症状不明显。

3.瘰疬性皮肤结核

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颈、腋、腹股沟及上胸部等处,常伴有骨或颈淋巴结核。损害初起为数个与皮色相同的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增多,融合成片,中心软化破溃形成溃疡及瘘管,可排出带有干酪样物质的稀薄脓液。愈后遗留条索状或桥状瘢痕。

4.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

被认为是一种结核疹。体内结核病灶内的结核菌经血行播散所致。皮损对称,好发于四肢伸侧和臀部。基本损害为黄豆大小结节,渐突出皮面,中心坏死,表面结痂,去痂后为凹陷性溃疡,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图3)。皮疹常反复发生,成批出现。少数可发生在男性龟头,为坏死性结节,愈后成萎缩性瘢痕。

诊断

结核菌素皮试、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或结核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均有助于诊断。对怀疑有内脏结核者,还应作相应的检查,如胸部X线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内镜等。取活动性皮肤损害作病理检查,在真皮内可见典型结核性肉芽肿结节,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及少数朗罕巨细胞组成,中央干酪坏死,周围为淋巴细胞浸润,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总的说来,皮肤结核病程慢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需根据临床、实验室及组织病理等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

治疗

应遵循早期、足量、规则及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的原则。以全身用药为主,常选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疗程一般为6~9个月。常用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等。服药期间应注意检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